全反射
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则sinC=1/n=v/c
[例3]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光学元件,其材料的折射率为n=■,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其上表面,如图所示。求:在图中标出入射光能从其半圆面上射出的范围。
解析:如图所示,设平行光射入该元件后的折射角为,根据折射定律定义:n=■,可得=30,由于所有入射光的入射角都相同,所以射入该元件后所有的折射光线仍然平行。这些光线中,从圆心O射入的光线到达半圆周上的C点时,入射角为00,因此一定有光线射出。从C点向左右两边移动,射到半圆周上的光线的入射角都将逐渐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光线发生全反射,不再能够从该元件射出。由sin0=■,不难求出临界角为0=45。设光线射到C点左边某一点A时刚好有入射角=0=45,从图中可以看出AOD中=60,所以=75同理设光线射到C点右边某一点B时刚好有入射角=0=45,从图中可以看出BOE中的=15。只有以上得到的A、B两点间的圆弧上,才有光线射出。AB弧的度数是90。
四、棱镜与光的色散
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
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
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称光谱)(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在同一介质中,七色光与下面几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例4]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1
B.n1
C.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解:由图可知,b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较小,因此折射率较小,是红光。
2.全反射棱镜
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右图1)或180(右图2)。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例5]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解:利用全反射棱镜使入射光线偏折180,光线应该从斜边入射,在两个直角边上连续发生两次全反射,所以选C。
3.玻璃砖
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
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
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
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
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论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的作用
如何利用教材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的策略
分析农村中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几个问题
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特征
以实验为基础创新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巧设物理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对仿真蔡氏电路混沌效应的教学讨论
分析初中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
浅谈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谈物理实验室管理工作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应受重视
分析如何微商在力学问题中的妙用
关于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
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促教学
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物理教学的本质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训练
如何巧用物理学史设置物理情境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堂初中物理课教学的体会
分析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分析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说课设计
地理课堂中“三维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验改进三则
CAI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对《动能 势能 机械能》课堂实验课例研究
初中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关于水声被动定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对苏科版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的教学案例分析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