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考即将来临,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带来了初三物理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高效的复习方法,复习好本门课程!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一、物质 质子(+)
1、物质 原子核(+) 夸克
(1)物质的组成 :
中子(不带电)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原子
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
(2)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则热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质量及密度
1.质量 (1)含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kg、g、t(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
换算:1kg=103g 1mg=10-3
(3)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从大到小取;测量前调平衡用螺母,测量时调平衡用游码;万一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应将砝码减去游码…...)
(2)体积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即与液面相切)
固体的体积:采用“溢杯法”
(3)密度 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公式: 单位:Kg/m3或g/cm3 换算关系:1 g/cm3=1 103Kg/m3
测量方法(实验)
(1)常规法:用天平测出质量,有量筒测出体积,利用公式得出密度
(2)替代法(用于没有量筒的情况下):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m,则 ,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 =1 103Kg/m3)。 其中,相同体积的水:液体用标记法;固体用溢杯法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三、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
物体
注意:参照物具有唯一性和任意性
3、速度
速度的含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计算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 V=S/t ,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其中 v------速度(m/s) s------路程(m) t------时间(s) 1m/s=3.6km/h
4、匀速直线运动
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注意:
(1) 运动快慢必须不变
(2) 运动路线必须为直线
5、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6、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单位:小时(h) 分(min)
1h=60min 1min=60s
7、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8、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9、.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10、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其中g=9.8牛/千克.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12、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则二力同向时的合力为 F=F1+F2 ,反向时的合力为F=F大-F小 。
1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4、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1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课后训练试题:《升华和凝华》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大题高分技巧
基础概念详解专题:力
2015-2016初二上册物理同步检测题:《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2015—2016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随堂检测题
2015-2016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磁感应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学概念及欧姆定律考点剖析
2015-2016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二上册物理理科期末考试题(2015—2016)
三大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概念考点剖析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末试题
2015-2016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高二物理期末电磁感应现象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电学中三个相近实验的比较
物理高二级期末考试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交变电流期末必背知识点归纳
物理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磁场知识点总结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万有引力公式总结
物理2016高考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点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做好定期总结
201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时间和位移知识点
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物理学科的教育地位
《欧姆定律》考点归纳
河北省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高一必修一物理第一章作业题(2015—2016)
物理学习五法
2016高二地理电流的热效应复习题
我对物理教材以及学习的看法
基础概念详解专题:力的分类概述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