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动量与动能的快捷规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量与动能的快捷规律
1人船模型 m1s1=m2s2, s1=(m2/m1+m)2。 s相. s2 =(m1/m1+m2) s相.
2两个小球发生正碰后速度简便求法:将整个碰撞过程分为两个过程,第一过程,从开始碰撞到两球等速(此时形变量最大,两球质心最近);第二个过程,从两球等速到碰撞结束。每两个球在前后两个过程中受到的冲量相等,在前后两个过程总的动量改变量也相等,先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等速时的共同速度,得出每个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改变量,是第一个过程中改变量的两倍。最后求出每个小球碰撞后的速度。
3.弹簧连接体问题:两个物体与弹簧组成的孤立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弹性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弹簧伸长或压缩到最大程度时系统内各物体速度相同,弹性势能最大。当弹簧为自然长度时,系统内将出现某个物体速度最大。
4.一个运动的物体m1,以v1的速度与一个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碰撞,碰后有v1=(m1-m2)/(m1+m2).v1 v2=2m1/(m1+m2).v1当时两个物体交换速度。
5.两物体m1,m2碰后,总动量必须和碰前大小、方向都相同,总动能小于或等于碰前总动能,碰后在没有其他物体的情况下,保证不再发生碰撞。
6.质量为的物体的动量和动能之间存在以下关系p=(2mEk)1/2或者=p2/2m
7.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若其中一个力做正功则另一个力做负功,且总代数和为零,;若相互作用力是一对滑动摩擦力,也可以对其中一个物体做正功,但总功代数和一定小于零,且w总=-Ffs相对
8.物体沿斜面从一处运动到另一处与在对应长度的水平面上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9.在一个孤立的能量转化系统中,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一种形式的能量时,他们的改变量之间存在着数量相当的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
10.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如直接由功的定义求某个功不方便,则可以根据由它引起的涂炭能量的改变量求出这个功,即功能关系。
11.重力作功引起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合外力做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非重力(弹簧的弹力除外),做功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12.物体沿某个固定斜面运动,摩擦力做的功与重力做的功之比是个定值,即Wf/WG=C。利用这个比值关系,可以简化问题的运算过程。
13.设某种密度为 的液体(或气体)以速率v在横截面面积为的管道中流动,着种液体在管道各处具有相同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那么,取在极短的一小段时间t内,流过某一横截面的流量为:长v⊿t,底面积为s的管道的体积,对应的质量⊿m=v⊿t s.这极短的一段管道,对应的液体(气体)可选作我们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个性的研究,而掌握整个连续体共性,从而达到连续体的问题转化为单一对象问题。
14.当绳子绷紧时的瞬间,沿绳子绷紧的方向速度发生突变,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突然消失,即绳子绷紧的瞬间有机械能损失。
15.机械功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上的速度的乘积就是力对物体的功率称为P=FV,即在解题中应用P=FV规律,可以较灵活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16.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如果没有其他力作用时,只有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作用,则物体的水平动量的变化完全由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水平分量决定,当两物体分离时,物体的水平动量就达到了最大值或最小值,因而可以应用动量最大值来确定分离点。
17.动量定理推论:物体在两次不同运动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之差等于其两次动量变化之差,即I2-I1=⊿P2-⊿P1 动量定理推论:在两次、不同的运动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之差等于这两次物体动能的变化之差,即W2-W1=⊿EK2-⊿EK1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物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学的三个境界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设问模型的构建策略
突破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的方法和技巧
让物理课堂更具吸引力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物理课堂更具吸引力
如何消除物理现象错误经验产生的负迁移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的科学分析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七种关系
物理习题教学“四要”“四不要”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加强物理实验教育的个人意见
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论“物质的量”教学难点与教学建议
谈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
对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
高中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教学
对中学物理教学渗透德育初探
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从现实生活中分析奇妙的物理现象
多媒体课堂别“冷凉”了传统板书
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的方式分析
农村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
对职业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的实践的策略探讨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