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当弹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2.在一定范围内拉弹簧,弹簧所受的 越大,它被拉得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种性质制成的。
3.如图12-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5.小明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时不小心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则该物体重是 ( )
A.一定为10.0N B.一定小于10.0N
C.一定大于10.0N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 )
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7.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8.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0.2N的位置,为了使测量准确,这个同学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 把指针扳动到0刻度线 B.测出拉力后,再减去0.2N
C.因为实验总有误差,直接读出数值就可以 D.以上方法都可以
9.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部小段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M,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 ( )
A.M比N大 B.M比N小
C.M等于N D.以上具有可能
10.铁架台上悬挂一根弹簧,如图12-2所示,分别用6次大小不等的力拉弹簧,测得弹簧伸长记录如下表格,则用这根弹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 )
A. 0-3.0N B. 0-2.5N C. 0-2.0N D. 0-1.5N.
11.如图12-3所示,甲、乙都是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甲正在测量质量是220g物体的重力,乙所显示的拉力是1.1N,请在图中画出它们指针在刻度盘上的位置。
12.小华在用弹簧拉力器在家锻炼身体时发现:当用力拉弹簧时,开始不会感到太费力,可是越到后来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请做出合理的说明。
13.现有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l(△l=l-l0),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1 2 3 4 5 6 7
长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伸长△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1)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l的关系是: ;
(2)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
拉力F/N 8 9 10 11 12
长度l/cm 5.30 5.70 6.10 6.60 7.30
伸长△l/cm 3.20 3.60 4.00 4.50 5.20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范围只能达到 N。
第十二章 力和机械
一. 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塑性、弹性 2.拉力、越长 3.0~8N、0.4N、3.2N 4.A 5.B 6.D 7.C 8.B 9.B 10.B 11.略 12.拉力器的弹簧受到拉力时,伸长越大,弹簧受的拉力越大
13.(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11、10
初中生学习物理方法的指导的浅谈
高一物理教学与新课程推进
谈新课程改革
物理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从“测量电功率”教学谈新课导入
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初探
谈初中物理的识记教学
新教材中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上好初中物理试卷评讲课
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
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中考实验易失分题策略
物理教学让学生成为探究者
中考物理复习的策略
惯性:教学中的难点
物理“四点”教学法的应用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码相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看点
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再现
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找准切入点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实践与思考
热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考探究性试题的几种类型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