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温馨提示:看清题目再作答,相信自己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卷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下列设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8.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 )
A. 6个 B.4个 C. 3个 D.2个
12. 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14.如图表示a、b、c三个概念之问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各概念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是( )
A.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B.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
C.简单机械、滑轮、动滑轮
D.物态变化、汽化、蒸发
15.用能被感知的现象来表现难以感知或量度的事物、现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没有
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16.如图所示,R1=10欧姆,电流表A1示数为0.5安培,电源电压为10伏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R1与R2并联 B.R2阻值为20欧姆
C.R1两端电压为10伏特 D.电流表A的示数为1.0安培
17.下列是同学们身边的事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使用测电笔可以测出通过电灯的电流
C.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排直队伍
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18.今年五一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钱江源游玩。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
.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选择题结束,请仔细检查填涂!★
卷 Ⅱ
二、简答题(每空2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_____”标记)
21.为保护衢州的青山绿水,2012年开始我市启动“绿色出行”计划,一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环保公交车投入使用。
(1)如图所示,公交车内金属地板表面设计成凹凸不平,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防止乘客滑倒。
(2)公交车行驶时,天然气燃烧产生的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24.如图有一条平直的轨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A位置由静止向右运动。小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作__________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25.周末,小明
在家里利用矿泉水瓶做了有关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实验(如图)。
实验一: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纸片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下;再将矿泉水瓶瓶口朝左、朝右等方向放置,纸片都不会落下。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在矿泉水瓶侧壁开三个同样大小的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往瓶中注满水。放开手指,观察到水从小孔射出,小孔的位置越低,射出的水越急。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小徐利用如图实验来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斜面底部,推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m(克)
钢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v(米/秒)
木块移动的距离s(厘米)
1
20
1.8
30
2
40
1.8
59
3
60
1.8
87
(1)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说明了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小徐对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进行深入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比较钢球推动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来反映钢球对木块_______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_____”标记)
31. 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____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______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
A. 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 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 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34.小柯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其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
(1)请按照实物图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出电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逐渐变暗。你认为小柯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实验时小柯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V(如图乙)。于是他做了3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3.8V。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下表:
实验序号
电流表示数/A
测得灯泡的额定功率/W
测得灯泡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1
0.30
1.140
P额=(1.140+1.102+1.178)/3=1.140
2
0.29
1.102
3
0.31
1.178
你认为小柯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第36题8分,第38题7分,共15分)
36.通过多年的努力,今年5月,我国正式获得北极圈观察员国身份。破冰船是赴北极考察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我国“雪龙”号破冰船。该破冰船自身质量约10000吨,满载时总质量约20000吨,在普通海域最大航速为36千米/小时,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航速1米/秒。已知破冰船在最大航速时受到的阻力为1.5×106牛,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所受的阻力为l.5×l07牛。试计算:
(1)“雪龙”号破冰船在普通海域以最大航速航行1昼夜通过的距离。
(2)“雪龙”号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1O00米,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3)破冰时,船头的一部分压在冰面上,利用巨大的压强使冰层破裂。若船头压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积是10米2,冰面受到的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0.1倍。那么船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少。
电压力锅的铭牌
额定电压
220伏
加热功率
1000瓦
保温功率
100瓦
气压设定值
175千帕
38.电压力锅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是现代人喜欢的厨房用具。图甲是某品牌电压力锅的简化电路图,R1为加热电阻,R2为保温电阻,S1为电源开关,S2为压力开关。加热时S2与触点a接通,R1工作;保温时S2与触点b接通,R2工作。电压力锅的其他参数见铭牌。
(1)当电压力锅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水沸腾。此时,水的温度______100℃(选填“”、“=”或 “”)。
(2)计算保温电阻R2正常工作时的阻值。
(3)图乙表示电压力锅工作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阴影部分面积表示_________,并列式计算它的大小。
浙江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7
8
12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A
C
B
C
D
C
D
二、简答题(每空2分)
21.(1)摩擦(填“阻力”不得分) (2)热(或内)
24.重力 匀速(或匀速直线)
25.大气有压强且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回答存在大气压得1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水对容器侧壁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只答“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或类似“深度越大、压强越太”等未控制变量的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9. (1)钢球质量(或质量) (2)做功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
31. (1)往烧杯中加入水或从烧杯中倒出适量的水(倒出水未写“适量”、“一定量”等限制语得1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5
(2)探究较少的水能否产生较大的浮力(或10牛的水最多能产生多大的浮力或水产生的浮力能否大于自身重力;要想让少量的水产生较大的浮力,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A、C(选对一项得1分,有错选不得分)
34. (1)见右图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在阻值最大处或最左端 (3)合理或是
四、分析计算题
36.(1)s=vt=36千米/小时×24小时=864千米 2分
(2)W=Fs=1.5×107牛×1000米=15×1010焦 2分
(3)F=0.1G=0.1mg=0.1×2×107千克×10牛/千克=2×107牛 2分
p=F/S=2×107牛/10米2=2×106帕 2分 38. (1) 2分
(2) R2=U2/P保温=(220伏)2/100瓦=484欧姆
2分
(3)电压力锅加热10分钟消耗的电能(或电功) 1分
W=Pt=1000瓦×600秒=6×105焦 2分
上文就是查字典物理网给您带来的2013年中考试卷精选:物理(浙江省衢州卷),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4.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5《二力平衡》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4.1《压力压强》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5.4《机械传动》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3《重力》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6.4《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3《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5.2《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8《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8《眼睛和眼镜》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5《二力平衡》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2《光的反射》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7《热量 比热容》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6.5《机械能》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7《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2.4《密度知识的应用》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4《光的折射》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3《重力》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1.1《机械运动》WORD教案3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5.4《机械传动》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4《光的折射》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1.1《机械运动》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1.1《机械运动》WORD教案4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4《升华和凝华》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2《探究――熔化和凝固》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7《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