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2016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2016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6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
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6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3《摩擦力》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3《摩擦力》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3《大气压强》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1
人教版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单元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3《大气压强》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2《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2《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3《大气压强》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单元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2《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5
人教版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单元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3《摩擦力》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5《其他简单机械》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3《摩擦力》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2《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2《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2《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5《其他简单机械》WORD教案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