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研究全面实施物理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与现行教学大纲相比,《标准》的课程目标既有知识与技能,又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准》提出的课程内容既有科学内容,又有科学探究。在科学内容中,既有对于知识的要求,又有相应的活动建议;在科学探究中,有《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有与《标准》的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科学内容中的活动建议是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的范例,不是学生必学的内容,教师可以从中选用,也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其他活动。可见,《标准》比现行教学大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今后的教学,必须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学生基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状况等等,做出符合实际的整体安排。今后要通盘考虑课堂与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制定周密的计划,事先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要克服见一步走一步、备一课讲一课的被动局面。新课程标准把教师从旧教学大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探索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重视科学探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中。在《标准》中,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是并列的,它们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很多科学内容的教学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实现的。人教版的义务教育物理实验教材,突出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以又名《探索物理》。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进行探究式教学
在以前的教学方法改革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探索法”“发现法”等。应该注意的是,当时的这些教学法,目标仍然是知识的教学,使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新的方法不过是个手段。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从整体说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同等重要的,它们都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在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体验、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上面下功夫。
(二)积极开展多种教学形式的探究活动
《标准》中提供了许多探究活动,这些活动是给教师选用的。我们应该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例如,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实验制作、科学讨论、信息收集和整理等等。选择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多选择与学生身边有关的科技问题、生活问题、环保问题等。
(三)科学探究的教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科学探究课题的选择以及活动的范围、层次都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循序渐进。课题应该从小到大,活动要从简单到复杂,要求从低到高,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整个探究活动中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开展课题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探究,是义务教学课程改革中的新事物,有很多教学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研究和总结。例如,学生能力的提高与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探究的教学功能、形式、特点,科学探究的组织,等等。希望教师在这些方面多进行交流与研究。
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标准》中关于物理实验的描述,不像现行教学大纲那样,具体规定哪些知识点需进行什么样的演示实验、哪些知识点需进行什么内容的学生实验,以及这些实验需要使用什么仪器,实验的总课时是多少,等等。过去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甚至随堂实验、学生小实验等,在《标准》中一并以“通过实验”“通过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术语提出了要求,它没有界定哪些是演示的,哪些是学生做的。《标准》做这样的处理,实际上一方面是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做实验,同时又在原则性的规定下,为教学的因地制宜和为教学探究活动的选择提供了宽松的条件。事实是《标准》要求做的实验比以前大量增加,然而实验的形式,实验用的器材,实验的具体安排却是灵活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高度自觉性、能动性,要切切实实落实《标准》中提出的每一项实验,真正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动脑,严防流于形式或“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出现。要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各种物理实验,丰富课内和课外的探究活动。要认真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学好知识、提高技能,如何通过实验学会方法、提高能力,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明确教学要求,掌握教学的深广度
《标准》中对知识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内容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弹性。各种要求的表达方式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除了用“例”和“活动建议”对各种非刚性要求做说明外,还使用了丰富的行为动词。因此,我们要反复学习和研究“内容标准”,将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分类列出,特别要注意把握那些有计算要求的知识点的分寸。在《标准》中,明确要求计算的知识点比过去减少了,总的说来,对计算要求的深度比过去有所降低,但由于要求的弹性和知识面的广度与过去相比甚至略有提高。
积极进行教学评价的探讨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对于课程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教学评价包括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也包括平时的学习记录等过程性评价。
关于书面考试,试题结构和试题内容要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这方面要下大力量进行研究。
相对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加大实施的力度。我们必须探讨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例如,学生要有学习档案,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意义的记录、调查报告、小制作的照片及学习过程的体验、科学探究中的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入档存放。这就像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相册,记录下成长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过去的成绩与不足,明确今后的方向。教师也应该有一个教学过程的笔记本,把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事件及时记录下来。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评价的操作,有利于客观描述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
加强各级教研,做好教学的指导与管理
搞好课程改革的实验,是各地各级教研人员的重要工作。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各校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研究、交流;教学实验中遇到的困难,需要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要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这些问题都是教研人员要关注的。每个实验区,必须充分发挥县(区)、镇和校三级教研力量,统一部署,协调工作。要做好课程改革的培训,做好实验过程的指导与管理,要掌握实验的进程,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交流经验,积极推动实验的深入健康发展。
高一物理学科第一学期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015秋季
2015—2016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必修1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高一级物理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必修1进度表及教学计划(文字式)
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一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2016学年北师大版高一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15年秋季
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度
2015—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物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5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人教版)
高一物理学科上学期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
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格式)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中一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高一物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15—2016)年度
高一年级2016学年物理教学计划
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5年秋高中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5秋季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理科班物理教学计划(表格式)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