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的几种方法
(1)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恒力功的判断,由于恒力功W=Flcos α,当α=90°,即力和作用点位移方向垂直时,力做的功为零.
(2)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功.当力的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时,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位移是零,力做的功为零.
(3)根据质点或系统能量是否变化,彼此是否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进行判断.若有能量的变化,或系统内各质点间彼此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
4、各种力做功的特点
(1)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而跟运动的路径无关.
(2)弹力做功的特点:对接触面间的弹力,由于弹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弹力对物体不做功;对弹簧的弹力做的功,高中阶段没有给出相关的公式,对它的求解要借助其他途径如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等.
(3)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它可以做负功,也可以做正功,做正功时起动力作用.如用传送带把货物由低处运送到高处,摩擦力就充当动力.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反)时,摩擦力做功可以用摩擦力乘以路程来计算,即W=F·l.
(1)W总=F合lcos α,α是F合与位移l的夹角;
(2)W总=W1+W2+W3+¡为各个分力功的代数和;
(3)根据动能定理由物体动能变化量求解:W总=ΔEk.
5、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1)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解.
(2)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
①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等;
②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做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对位移的平均值=2F1+F2,再由W=lcos α计算,如弹簧弹力做功;
③作出变力F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图线与横轴所夹的¡°面积¡±即为变力所做的功;
④当变力的功率P一定时,可用W=Pt求功,如机车牵引力做的功.
二、功率
1.计算式
(1)P=tW,P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2)P=Fvcos α
5.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一般在机械的铭牌上标明.
6.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小于等于额定功率.
方式
过程
恒定功率启动
恒定加速度启动
过程分析
设牵引力为F
阶段一:
v↑⇒F=v(P↓⇒a=m(F-F阻↓
阶段二:F=F阻⇒a=0⇒P=F·vm=F阻·vm
阶段一:
a=m(F-F阻不变⇒F不变⇒v↑⇒P=F·v↑,直到P=P额=F·vm′
阶段二:
v↑⇒F=v(P额↓⇒a=m(F-F阻↓
阶段三:
F=F阻时⇒a=0⇒v达最大值vm=F阻(P额
运动规律
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的OA段)⇒以vm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AB段)
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OA段)⇒匀加速运动能维持的时间t0=a(vm′⇒以vm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BC段
vt图象
三、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公式:Ek=21mv2.单位:焦耳(J),1 J=1 N·m=1 kg·m2/s2.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四、动能定理
1.内容: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2.表达式:w=Ek2-Ek1变化的大小由外力的总功来度量.
4.适用条件: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5.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
6.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注意,动能定理一般只应用于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
(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五、机械能
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关.重力做功的大小WG=mgh,若物体下降,则重力做正功;若物体升高,则重力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2.重力势能
(1)概念: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2)表达式: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且有正负.其正、负表示大小.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其重力势能为负,在参考平面以上,其重力势能为正.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况下,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1) 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
(2)受其他外力但其他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3.表达式:
(1)Ek+Ep=Ek′+Ep′,表示系统初状态机械能的总和与末状态机械能的总和相等.
(2)ΔEk=-ΔEp,表示系统(或物体)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减少(或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在分析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或减少量时,可不选参考平面.
(3)ΔEA增=ΔEB减,表示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相等.
4.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方法:
(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直接判断):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其动能、势能均不变,机械能不变.若一个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其机械能减少.
(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4).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七.功能关系
1.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W合=Ek2-Ek1,即动能定理.
2.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的改变.WG=-ΔEp=Ep1-Ep2
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多少;重力做多少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多少.
3.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改变相对应.WF=-ΔEp=Ep1-Ep2
弹力做多少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多少;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多少.
4.除重力弹力以外的力的功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相对应,即W=ΔE.
5.克服滑动摩擦力在相对路程上做的功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Wf=f·s相
四、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3
新版1.3 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课件
新版3.2 熔化和凝固课件
八年级力学作图题课件
物体的质量教案
第3章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10.3气体的压强(一)课件
物态变化教案2
力教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课件
物态变化教案4
8.1力 弹力课件
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复习(二)课件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课件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2
7.2静电现象课件
物体的长度及其测量教案
9.2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课件
10.3气体的压强(二)课件
力教案1
10.1压强课件
新版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新版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2
物态变化教案1
7.1走进分子世界课件
新版6.2 密度课件
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复习课课件
新版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
新版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