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考试热点分析】
物理摩擦起电的原因基础知识
说明1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摩擦起电的原因。
说明3 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说明4 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摩擦起电、原子结构。
说明5 本知识点主要讲述摩擦起电的原因,它是研究电学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摩擦起电的原因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规则2: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知识点总结】
1.摩擦起电概念
(1)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使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4)实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2.摩擦起电原因
(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200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科学试题
2007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
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7年四川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7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
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6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
2007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课改区)
2007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2(光现象)
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中考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试题汇编
2007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5(力)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卷
200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声现象)
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课改实验区)
2007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3(质量和密度)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