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选考模块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抓住规律区别对待。
选考模块的复习要突出对五个二级知识点的加强(选修3—4中四个,选修3—5中一个)。由于分数的限制,该部分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扩大知识面上,特别是选修3—3,没有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应该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希望认真钻研教材。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弄透,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需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是从这里取材的。
物理教学中的四个转变
发展性评价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浮力大小”的探究式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的“左膀右臂”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加强阅读指导
初三物理复习中不容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漫谈
从简谐振动的教学看教学的艺术
设计性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
物理思维的智力结构模型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思维目标
论物理教学教育合理性提问
教与学的新型关系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分化探因与对策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选题环节的实施与指导策略
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使用初中物理新大纲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用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于物理解题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谈谈物理学方法论的教学问题
新时期下的问题教学
深化物理教学改革,强化科技意识教育
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典型习题的挖掘和辐射
物理教学要狠抓形象思维的培养
引导初中学生善于提出物理探究问题
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模式
初中物理课引入环节初探
试谈物理教育的多维探讨
浅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
其实,科学就在身边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