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学生物理成绩将日趋分化,若不正视这一现象,将导致初三物理学习进一步下降,甚至让孩子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中考。
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说:初二物理下学期是分化点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液体内部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定律、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平衡条件、功的原理等重要规律都是初二物理难点和重点,也是分化点,如果这些知识点处理不当,将使大量中等生掉队。
深层次思维的缺陷是分化产生的重要原因。初二学生将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开始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质变。如液体压强是流体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由于看不到具体承受压力的支持物,往往感到液体压强较固体压强抽象,而建立在液体压强概念基础上的液体压强公式,对学生来说,就显得更难于理解了。
不能持续地维持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造成分化的主观内在的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意志力和毅力不足是学生分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一部分学生较聪明,在初一和小学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这些学生常常会因为聪明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二倍,如果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困难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就会自我放弃。
前面的知识缺陷也会造成学生物理学习的断层。初二下学期,由质量到密度,由力的分类到浮力、压强、力与运动的关系,各个章节的衔接越来越紧密,如果前面的内容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地将知识漏洞补上,就会导致“欠债”越来越多,物理越学越难。
数学基础知识较差及存在的某些“脱节”也增加了物理学习的困难。如面积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学生在小学就应该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根据学生作业和考试状况来看,光单位换算的错误率平均就高达40 %,这也会造成物理某种程度上的分化。
贾兰华老师说:不少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已经种下了“初二分化”的种子,如:学习方式属于死记硬背的、凭“小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好的、知识面很窄的等等。这种类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会造成“智力分化”,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视野太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出了问题。要想减少分化现象,要有大量的课外学习、大量的生活实践作为“背景”,家长要注重孩子的知识积累,为孩子创造课外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谈打破物理实验中的思维定势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分析巧用物理学史 优化课堂教学
论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方法
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于天体的计算
高中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几点研究
谈实验课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中学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用单片验电器演示导体表面电荷密度分布实验探究
对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的探索与思考
[高中物理]也谈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习题讲解技巧管见
谈多媒体在辅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对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利用“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从三个维度谈初中物理的素质教育
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时空相对论
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何培养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谈中学物理中的电学
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案探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