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四川省高考改革承上启下的一年。为维护广大考生切身利益,2016年四川省将分步推进使用全国卷。2016年高考,语文、文综、英语听力以及外语小语种(含听力)将使用全国卷,其他科目仍使用四川卷。那么,考生如何适应全国卷和四川卷?如何才能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这些问题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指引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考试说明》是广大师生高考复习备考的“纲领”和风向标。日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全国卷”《考试说明》)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四川卷”《考试说明》)已经正式发布,“全国卷”《考试说明》和“四川卷”《考试说明》对四川省2016年普通高考各相对应学科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均作出了详细介绍。
为此,《招生考试报》特别邀请了四川省知名中学的一线名师、省市教科所(院)科研骨干,分科目对“全国卷”和“四川卷”《考试说明》进行了全面、深入、详尽的解读评析,以切实帮助高三师生明晰指导方向,把握重点难点,为六月高考加油助威。
物理篇:紧扣说明提速增
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2016年四川《考试说明》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与2015年相比究竟有哪些变化,我们该怎样应对呢?下面谈谈个人体会供同学们参考。
变化
一、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2016年四川《考试说明》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与2015年相比没有实质性变化,只是在个别文字叙述做了调整,没有任何影响。
二、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与2016年四川《考试说明》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有所区别,《考试说明》增加:
1.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包括计算第一宇宙速度;
3.电池组的计算只限于相同电池串联;
4.(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3)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
5.(1)不要求讨论交变电流的相位和相位差的问题;
(2)只限于单相理想变压器。
6.简谐运动只限于单摆和弹簧振子;
7.(1)相对折射率不作计算要求;
(2)定性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应对策略
一、注意《考试说明》的变化,把握复习方向。
今年的《考试说明》增加七点限制性说明,实际上是减少了考试内容。我通过把近几年的四川卷进行对比,发现在四川高考题中从没超过《考试说明》要求,因此我们更应以《考试说明》为准,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把握好方向。
二、复习要依据考试大纲,紧扣课本。
《考试大纲》是高考的指挥棒,压线的不复习,其它的都要全面复习,高考题多数源于课本,所以要仔细研读课本。
三、重视实验,尤其实验操作。
有很多老师实验基本上不做,完全在黑板上讲,为此高考将注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考对实验考核的力度逐年加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复习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还要重视演示实验。近年来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已从考查原理和简单的实验知识扩展到考查实验的思想、方法以及开放性的设计型实验。
四、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表述、计算能力的训练。
答题的规范也是一种能力,它要靠长期的磨练养成。平时在练习中,多分析一些高考题的标准答案,有助于提高自己答题的规范性。答卷中要有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要书写基本公式,不要直接使用导出公式或者某些题的结论。对于会做的题要细心,不要犯计算出错的低级错误。答卷中要合理安排整份试题的答题顺序和方法,提高答题效率。答题尽量按顺序进行,因为高考的命题总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要用最清醒的头脑做最简单的题。
五、注意提高数学解题技巧和运算能力。
从近年四川高考题可以看出,四川卷对运算能力的考查尤其要求很高,今年又是过渡之年,而全国卷对数学解题技巧(估算、余弦定理、取整等)要求高,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是五大能力中的考查重点,因此平时要加强数字运算和字母运算的训练,训练准确程度和速度,还要提高数学解题技巧。
六、做好三个“转变”,培养九种“能力”。
三个“转变”:一是由重视知识的结论向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转变;二是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三是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九种“能力”:一是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二是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三是培养搜集信息(用各种视角去观察事物)的能力;四是培养提取信息(提出各类问题)的能力;五是培养处理信息(推测结果)的能力;六是培养转换信息(形成多种设想)的能力;七是培养验证信息(操作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八是培养应用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九是培养创造信息(引申迁移,合理构建新体系)的能力。
七、要注重过手。
四川高考物理题老师一般反映都不难,为什么一些考生做得很差,为什么老师经常抱怨讲过多次的题学生还是不会做?这些老师的共同特点是:教师只管讲,不管学生是否懂,懂了后是否会做,变了后学生是否会做。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过手。
八、“提速”是取胜的关键。
四川高考物理题的特点是:知识覆盖面特别大,选择题考多节或多章,实验题考组合实验,计算题考大综合,因此题量就很大,学生普遍感到时间不够,因此提高解题速度势在必行。那怎样提高解题速度呢?我们可以从提高知识的熟练程度,记住有用的结论,提高思维速度,提高答题技巧等来实现。
九、要善于总结。
在高三复习阶段,由于复习的内容是原先就学过了的,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例题—练习—测试”这样一个循环机械重复,很快就会生厌,没有新鲜感,老师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记不牢,有“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说法,这种复习方法也不符合新的高考形势的要求,其结果是复习效率低。同学们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己每前进一步,都觉得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因而始终充满了乐趣。
十、将“似是而非的问题”转变为“准确无误”。
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通常表现为:第一遍作对了,一改反而错了;平时做对了,考试反而错了;原来做对了,隔一段时间反而错了。这类问题是属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运用不活。高考前夕,各地的“模拟卷”“押宝题”“临门一脚”等琳琅满目,鱼龙混杂,这时没有必要盲目做这些题,复习的重点是弄清实质,彻底攻克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十一、“深挖题中题、广联题外题”是解答好高考“生题”的重要前提。
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因此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对于“陈题”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采用旧题新问、旧题翻新、旧题重组等方法来提高应变、创新能力。
十二、特别注重物理思维和方法的提升。
因为今年是过渡之年,考生要特别注意注重全国高考题注重考查物理的基本方法,比如整体法、隔离法、估算法、对称法、极限法、微元法等,注重考查物理思维,比如知识迁移的思维、分析复杂过程的思维等,所以平时要重点提升物理思维。
总之,要搞好高三物理复习,首先自己要转变观念,其次是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合理标高,不要脱离实际;要扎牢基础,不要好高骛远;要明确考点,不要无的放失;要重视教材,不要只做资料;要掌握范例,不要题海战术;要认真练习,不要眼高手低;要重视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培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只有做好了这“八要八不要”,才会最终取得高考的胜利。
金牛星座-超新星爆炸云团
脑电波可以变成能源
人造卫星的发射轨道
原子论的创始人
火焰究竟是什么物质
从光的干涉现象谈光的本性
雷雨中物理知识
军用的望远镜
电冰箱原理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地震基本知识
轮椅上的物理学家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关于遥控飞机的介绍
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大自然的利剑——雷电
如果地球停止不转
地磁场奥秘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物理教学设计——功率
力学参照物所蕴含的物理思想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科学家称在年轻星团的恒星中重力并非主导力
房屋抗震常识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雨衣上的学问
地球动力与天体运动
用锯条研究音调、小孔成像的像和凸透镜成的实像
人是被电人是被“电”吸住了吗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