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且实验性非常强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物理课的灵魂,所有的物理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不同性质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比如: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分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不但如此,同一实验以不同方式提问在教学中也有着不同的作用。笔者以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想想做做为例,浅析之。
0.原文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
提问:(1)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2)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
(3)怎样解释这些变化?
1.引起学生兴趣的提问方式(课前用有趣的实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
提问:(1)你会看到什么变化?(袋子膨胀了)
结语:塑料袋膨胀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2.单纯引出课题的提问方式(引出汽化液化的概念)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
提问:(1)你会看到什么变化?(袋子膨胀了)
(2)袋子膨胀说明液态的酒精变成了什么状态?(酒精蒸气)
结语:像这样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3)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袋子瘪了)
(4)袋子瘪了说明气态的酒精变成了什么状态?(液态酒精)
结语:像这样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3.引出课题(汽化液化的概念),并为后续内容作铺垫(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取A、B两个透明塑料袋,在A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B袋不作处理,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都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
提问:(1)你会看到什么变化?(A袋膨胀了,B袋没有变化)
(2)A袋膨胀说明液态的酒精变成了什么状态?(气态)
结语:像这样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3)液态的酒精变成放在热水中才能汽化,说明汽化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吸热)
结语:汽化吸热
(4)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A袋瘪了,B袋没有变化)
(5)A袋膨胀说明液态的酒精变成了什么状态?(液态)
结语:像这样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6)气态的酒精冷却才能液化,说明液化是吸热还是放热的?(放热)
结语:液化吸热
(7)实验中B袋的作用是什么?(对照实验)
反思总结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提问,一定要明确该实验在本节课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兴趣的提问方式是在课前用有趣的实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只要学生看到新奇的现象引起注意即可;单纯引出课题的提问方式,只要涉及到最基本的概念即可,可在深入学习后,再来解释这可现象,作为反馈;引出课题,并为后续内容作铺垫的提问必须有层次感,让学生有定性的认识即可,可在课堂展开时详细论述,并进一步总结特点。无论是那种提问方式,都是为课堂内容的步步深入服务的,具体的方式还要以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而定。
摩擦起电会使人触电吗
研究液体的体膨胀实验
行星形成原理
气垫导轨测试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奇妙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
如何训练航天员
对光学测微计进行标度
黑洞形成过程
跳高为什么采用背越式
力电测量类试题赏析
太阳爆发超级耀斑 能容纳下35个地球
安装显微镜模型实验
走好解决力学问题的第一步 ──谈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高中所有物理公式的推导过程
“天文蛋”与彗星的关系
小小出气孔有大用处
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一道传送带问题的多角度思维
浅谈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对于惯性的理解
电波钟
旅行者一号已经飞到太阳系边缘
比热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抓典型 熟方法──直线运动中的典型问题及解法
冲天小火箭模型制作方法
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
密度也有大用处
测定冰的熔化热实验
微波炉与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