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提出者,继牛顿之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几乎是不可逾越的,他所提出的理论,花费了我们两代人的时间,直到现在还不能真正理解。这么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家竟然被老师和周围的人们认为患有孤独症,退学了,这是为什么?
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说: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
其实,个性是个体对世界独特的感受状态,说白了就是你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教育一不小心就在抹煞个性。例如当孩子在玩水和沙子时,你可能感觉到这些事情很无聊,往往告诉他们:来孩子,跟爸爸去游泳。我们学校的教育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他们培养儿童都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画画全班都画,数数字集体来数。蒙特利梭告诉我们:当老师拿出一样教具,当全班孩子都扑上去时,我们的教育基本失败了。
看看我们周围,有几个人是独立的?我们基本上有着相同的思想,我们随大众,随大流,因为这样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当你的思想独特时,就会遭受大家异样的目光。例如爱因斯坦,在他童年的时候。他和其他儿童不一样,周围的人们、老师们说他患了孤独症,认为他弱智,没出息。
贾兰华老师说:这种独特性在童年时比较明显,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被泯灭了。我们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必须要把握好,在没有差别的教学中保护孩子差别。我们应鼓励孩子兴趣多样性发展,至于我们共有的东西,如文化知识,可以放到初高中再说,这也许就是欧美国家一直反对学前教育的原因吧。
如何使用科学教材的一些思考
把握“三维目标”内涵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物理学史的科学教育功能
谈科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
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
多因素问题的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及其建构
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动量和动能的本质的区别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应用类试题的解答方法
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引入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中学物理美育的初探
国外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两种不同视角
自动上坡的杠杆
物理计算题解题的规范
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美学的内涵
物理学习分化探因与对策
物理试卷评析课教学初探
铁丝穿冰课外实验
理想课堂的五部曲
高中物理课改的利与弊
物理新课改矫正的重要性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