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常识性了解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的知识.
2、 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3、 知道水能和风能是清洁能源,在使用中的能量转化和我国使用能源的概况.
4、通过本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节约能源的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天然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的内容联系实际,是动能和势能的知识延续,是机械能在自然界中的具体体现,学习本节可以使学生对机械能形成比较具体的概念和全面的认识,在教材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教法建议
本节的重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建筑拦河坝提高上游的水位,到水流冲击水轮机,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三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风能和水能的利用可以采用让学生阅读,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提供的资料是:我国水能的使用情况;我国风能的使用情况;关于水能和风能使用的照片.
做好调查的准备,课本后面有两个调查题目,分别是是否有利用水能和风能的可能,及是否有水电站,对于水电站做一些调查.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课题】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重点难点分析】从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修建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对于水轮机的构造和发电厂的组成不要详细分析,从联系实践来学习,并扩展对机械能的认识视野.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内容建议用阅读的方法学习
1,用课前诊测引入新课
提出思考问题:重力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河水从高处落下,说明水的能量转化情况.
2,阅读水能的利用
方法1,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行阅读并提出问题,组织成小组讨论,并提交思考答案,由全班同学审查.此种方法适合于班级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并组织的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方法2,提出思考问题:我国古代利用水能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水能发电的情况;拦河坝提高水位的意义;利用水能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利用潮汐发电的方法和意义及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阅读风能的利用
教学方法同上,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提供关于风能的利用的资料(这是在上一节课应当布置的课题),学生提供的资料可以由班级共享.对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可以提出思考问题:风能的利用状况;风能的特点(优点和发展特点)等.
4,布置学生实践题目
调查本地域中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状况;是否还有可以利用的水能和风能资源;实际的水电站的使用情况等.
【板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上2.2《光的反射》PPT课件7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PPT课件6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5
人教版物理八上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9
人教版物理八上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6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PPT课件6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PPT课件8
人教版物理八上2.2《光的反射》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八上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8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8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PPT课件7
人教版物理八上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7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PPT课件5
人教版物理八上3.1《透镜》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7
人教版物理八上3.1《透镜》PPT课件10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八上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PPT课件7
人教版物理八上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八上2.2《光的反射》PPT课件5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八上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5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6
人教版物理八上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八上2.2《光的反射》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八上3.1《透镜》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PPT课件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