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热量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
课 题
热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 2kg , t=5℃,
Q =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热量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广东中考政策变动家长考生疑惑多
名师详解2011年甘肃兰州市中考大纲
初三物理中考必须知道的150句话(2011版)
声音信息的载体──唱片
体育与物理
中考最后冲刺的六个助推器
物理中考必须熟记的重要物理概念规律原理
轮胎花纹的奥秘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概念及公式汇编
中考前一天考生要做的三件事情
学生上课讲话罚家长吃朝天椒 "辣椒爹"惹争议
为什么电冰箱在停机后不能立刻起动?
农民工子女:我的高中在哪里
2011年北京中招全市停招英语实验班
准初中生适应新环境的六种犯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
厦门体育中考2011年改考中长跑
一道题讲明音调与音色的区别与联系
中学生成睡眠最少人群 年级第三自称快崩溃
2012中考物理指导:初中物理69个易错点汇总
中考物理选择题的八种解法
新学期父母要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中考物理四大难点及应对招数
初三物理复习手册:把握技巧提前起步
中考物理各题型复习策略点拨
中考物理答题规范略谈
给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十条建议
状元讲经:2011备战中考三十条实战经验
如何学好物理这个科目呢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