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查字典物理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二物理练习: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解析五,希望对大家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练习: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解析五
【例4】 三块相同的金属平板A、B、D自上而下水平放置,间距分别为h和d,如图所示.A、B两板中心开孔,在A板的开孔上搁有一金属容器P,与A板接触良好,其内盛有导电液体.A板通过闭合的电键S与电动势为U0的电池的正极相连,B板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并接地.容器P内的液体在底部小孔O处形成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液滴后自由下落,穿过B板的开孔O'落在D板上,其电荷被D板吸附,液体随即蒸发,接着容器底部又形成相同的液滴自由下落,如此继续.设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
(1)第1个液滴到达D板时的速度为多少?
(2)D板最终可达到多高的电势?
(3)设液滴的电量是A板所带电量的a倍(a=0.02),A板与 B板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为C0=510-12F,U0=1000V,m=0.02g,h=d=5cm.试计算D板最终的电势值.(g=10m/s2)
(4)如果电键S不是始终闭合,而只是在第一个液滴形成前闭合一下,随即打开,其他条件与(3)相同.在这种情况下,D板最终可达到电势值为多少?说明理由.
[分析] 液滴落下后,由电场力和重力共同对它做功,由此可算出它到达D板的速度.液滴落下后,D板上出现正电荷,在DB间形成一个方向向上的场强,将阻碍以后继续下落的液滴,使D板的带电量有一限度,其电势也有一个最大值.
[解] (1)设第一个液滴到达D板的速度为v1,对液滴从离开小孔O到D板的全过程由功能关系
得
(2)随着下落液滴的增多,D板带的正电荷不断积累,在DB间形成向上的电场E',通过O'后的液滴在BD间作匀减速运动,当液滴到达D板的速度恰为零时,D板的电势达最高,设为Um.由
qU0+mg(h+d)-qUm=△Ek=0.
得
(3) A板带电量Q0=C0U0,故每一液滴的电量q=Q0=0.02C0U0,代入上式得
(4)D板最终电势等于A板电荷全部到达D板时D板的电势.由于h=d,B、D间电容量也是C0,故D板最终电势U至多为U0.
因为当 D板电势为U时, A板电势UA=U0-U,到达D板液滴的动能为
Ek=mg(h+d)+qU0-qU>mg(h+d)qU
式中qm=aC0U0,是q的最大值,即第一个液滴的电量.因
故恒有Ek>0,表示液滴一直径往下滴,直到A板上电量全部转移到D板,所以D板最终电势可达
所以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
[说明] (1)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都只与始、末两位置有关,与具体路径无关.(2)电势能的变化仅由电场力作功产生,重力势能的变化仅由重力作功产生,但动能的变化是由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的功产生的.在具体问题中,必须注意分清.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二物理练习: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解析五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
2015—2016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探究式中学物理科普实践课程的体系设计
2015-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分析高中物理分层教学
2015-2016年北京西城区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方向分析
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创新机制
盘点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要备好的三样东西
论物理概念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和路径建设
走向融合 构建物理“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策略
盘点201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高二2016年第一学期寒假物理作业(含答案)
情境化、生活化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发展途径
备战2016年高考物理摩擦力与牛顿定律知识要点
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备战四大妙招
高中物理课堂的角度谈问题解决教学的方法
高中物理作业布置创新
等效思维在高中物理中的巧用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物理复习课中的策略发展
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目标叙写规程的创新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情境的案例探讨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实施路径
四大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备战妙招
高中物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生成路径
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能力
苏教版2015-2016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2015—2016寒假接力棒: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物理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对“同课异构”教学反思策略的相关探讨
新课标下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的创新策略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