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和动能都是反映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又都取决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但是这两个物理量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下是动量能量综合命题趋势例析,请考生学习。
【例题】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初木板静止,A、B两木块同时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和2v0在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 A、B始终未滑离木板。求:
(1)木块B从刚开始运动到与木板C速度刚好相等的过程中,木块B所发生的位移;
(2)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
解题方法与技巧:
(1)木块A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B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C做两段加速度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C三者的速度相等为止,设为v1。对A、B、C三者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0
=(m+m+3m)v1
解得:v1=0.6v0
对木块B运用动能定理,有:
-mgs=-mv12--m(2v0)2
解得:s=91v02/50(g)
(2)设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木块
A:a1=mg/m=g,
对木板
C:a2=2mg/3m=2g/3,
当木块A与木板C的速度相等时,木块A的速度最小,因此有:
v0-gt
=(2g/3)t
解得 t=3v0/(5g)
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
v'=v0-a1t=2v0/5
【例题】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
(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题方法与技巧:
方法1.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
A刚好没有滑离B板,表示当A滑到B板的最左端时,A、B具有相同的速度,设此速度为v,经过时间为t,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如图所示。
对A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
f=maA, L2=v0t--aAt2,
v=-v0+aAt;
对B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
f=MaB, L0=v0t--aBt2,
v=v0-aBt;
由几何关系有:L0+L2=L;
由以上各式可求得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为
v=-v0,方向向右。
fL=-
对A,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L1=-=-L。
动量能量综合命题趋势例析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希望考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复习。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2011年安徽市中考物理试题简评
中考物理选择题类型及分析
2012年北京中考试题评析
基于中考的科学探究教学与复习策略指导
对新课标下中考实验题的命题分析
201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与教学建议
中考物理命题技术探索之探究题
常见机械的效率中考探究题欣赏
关注社会热点 预测中考热点
机械效率探究题析
2012年中考物理“运动和力”考点解析
阅读型STS中考试题的欣赏
研究微观粒子的物理方法
江苏南京白下区初三物理一模分析及教学建议
中考物理试题与语文学科的联系
2011年中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分析
解读磁现象中的物理思想方法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2012年中考试题中的物理方法题
2011年中考物理作图展望
立足考纲,着眼研究,切实提高中考复习效益
中考实验探究题盘点
关注中考试题 感受低碳生活
2011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简评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卷的比较与2012年命题趋势预测
2012年成都中考试题评析
抓考点,重点突击声特性
最有创意的中考试题点评
材料科学知识在中考试题中的体现
“联姻”试题闪亮登场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