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和动能都是反映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又都取决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但是这两个物理量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下是动量能量综合命题趋势例析,请考生学习。
【例题】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初木板静止,A、B两木块同时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和2v0在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 A、B始终未滑离木板。求:
(1)木块B从刚开始运动到与木板C速度刚好相等的过程中,木块B所发生的位移;
(2)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
解题方法与技巧:
(1)木块A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B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C做两段加速度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C三者的速度相等为止,设为v1。对A、B、C三者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0
=(m+m+3m)v1
解得:v1=0.6v0
对木块B运用动能定理,有:
-mgs=-mv12--m(2v0)2
解得:s=91v02/50(g)
(2)设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木块
A:a1=mg/m=g,
对木板
C:a2=2mg/3m=2g/3,
当木块A与木板C的速度相等时,木块A的速度最小,因此有:
v0-gt
=(2g/3)t
解得 t=3v0/(5g)
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
v'=v0-a1t=2v0/5
【例题】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
(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题方法与技巧:
方法1.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
A刚好没有滑离B板,表示当A滑到B板的最左端时,A、B具有相同的速度,设此速度为v,经过时间为t,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如图所示。
对A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
f=maA, L2=v0t--aAt2,
v=-v0+aAt;
对B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
f=MaB, L0=v0t--aBt2,
v=v0-aBt;
由几何关系有:L0+L2=L;
由以上各式可求得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为
v=-v0,方向向右。
fL=-
对A,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L1=-=-L。
动量能量综合命题趋势例析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希望考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复习。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破缺的对称性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尝试
光子晶体集成光电子器件
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
多媒体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的应用
正反态物质及新宇宙模型
对物理学的研究
如何让学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留坝山区初中物理课改初探
解决初中物理和中师物理“接轨”难的问题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补充
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实验室的污染与防治
转变师生角色探究科学真理
浅谈农村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优化物理课堂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学的几个活跃领域和发展趋势
创新教育的理论探索与物理教学实践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索
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与启示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论物理教学与幽默
浅谈物理新情境问题教学的应用
《电工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AI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物理中有关接地问题的探索及思考
百慕大三角龙三角等诸多之谜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初探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