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国际单位制是单位制的一种,不要把单位制理解成国际单位制。
80力的单位牛顿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
81有些单位是常用单位而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如:小时、斤等。
82进行物理计算时常需要统一单位。
83只要存在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合外力,物体就做曲线运动,与所受力是否为恒力无关。
84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沿该点所在的轨迹的切线,而不是合外力沿轨迹的切线。请注意区别。
85合运动是指物体相对地面的实际运动,不一定是人感觉到的运动。
8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87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际上就是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的合成与分解,如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88运动的分解并不是把运动分开,物体先参与一个运动,然后再参与另一运动,而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从两个方向上分析物体的运动,分运动间具有等时性,不存在先后关系。
89竖直上抛运动整体法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方向问题,初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列方程时可以先假设一个正方向,再用正、负号表示各物理量的方向,尤其是位移的正、负,容易
弄错,要特别注意。
90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故其v-t图象的斜率不变,应为一条直线。
91要注意题目描述中的隐蔽性,如物体到达离抛出点5m处,不一定是由抛出点上升5m,有可能在下降阶段到达该处,也有可能在抛出点下方5m处。
92平抛运动公式:中的时间t是从抛出点开始计时的,否则公式不成立。
93求平抛运动物体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时要注意应该用矢量相减的方法,由于水平速度不变,因此=。用平抛竖落仪研究平抛运动时结果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与同时平抛的小球同时落地
,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但此实验不能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94并不是水平速度越大斜抛物体的射程就越远,射程的大小由初速度和抛射角度两因素共同决定。
95斜抛运动最高点的物体速度不等于零,而等于其水平分速度。
96斜抛运动轨迹具有对称性,但弹道曲线不具有对称性。
97在半径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由角速度大小判断线速度大小,也不能由线速度大小判断角速度大小。
98地球上的各点均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及角速度均相等,各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故各点线速度大小不相等。
99同一轮子上各质点的角速度关系:由于同一轮子上的各质点与转轴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因此各质点角速度相同。各质点具有相同的、T和n。
100在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摩擦传动中接触面不打滑)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皮带上各点及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101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物体的合外力,但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一定是合外力。
102当向心力有静摩擦力提供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运动状态决定的。
103绳只能产生拉力,杆对球既可以产生拉力又可以产生压力,所以求作用力时,应先利用临界条件判断杆对球施力的方向,或先假设力朝某一方向,然后根据所求结果进行判断。
104公式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因此,牛顿定律及由牛顿定律导出的一些规律(如超重、失重等)在本章仍适用。
105物体做离心运动是向心力不足造成的,并不是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106物体在完全失去向心力作用时,应沿当时物体所在处的切线方向运动,而不是沿半径方向运动。
107要弄清需要的向心力F需和提供的向心力F供的关系,当时,物体做离心运动;当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时,物体做近(向)心运动。
108任意两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但不是任意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都能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
109开普勒第三定律只对绕同一天体运转的星体适用,中心天体不同的不能用该定律,如各行星间可用该定律,火星和月球间不能用该定律。
110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离开了地球表面,不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时,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111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两质点之间引力的计算,如果是均匀的球体,也用两球心之间距离来计算。
112掌握日常知识中地球的公转周期、月球的周期及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等,在估算天体质量时,应作为隐含的已知条件加以挖掘应用。
113进入绕地球运行轨道的宇宙飞船,在运行时不需要开发动机,因为宇宙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万有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14在讨论有关卫星的题目时,关键要明确向心力、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彼此影响,互相联系,只要其中一个量确定了,其它的量就不变了,只要其中一个量发生了变化,其它
的量也会随之变化。
115通常情况下,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很小,故可在近似计算中取G=F,但若要考虑自转的影响,则不能近似处理。
116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故只能静止于离赤道某高空的上空。
117推动火箭前进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大气,而是来自于火箭向后喷出的气体。
118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产生的位移可能不同,用公式求出的功就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高中阶段计算功时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119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时,不仅要看力和位移,还要注意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
120计算某个力的功时,要看看这个力是否始终作用在物体上,也就是说要注意力和位移的同时性。
12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等大反向,其总功却不一定为零,因为两个力做功之和不一定为零,有时两个力都做正功,有时都做负功,有时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
122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最小值为零。
123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因为高度具有相对性。
124势能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只表示大小。
125物体势能大小与零势能面选取有关,但两位置的势能之差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
126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127求合力的总功时要注意各个功的正负。
128功能变化一定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129列方程前一定要明确所研究的运动过程。
130要严格按动能定理的一般表达形式列方程,即等号的一边是合力的总功,另一边是动能变化。
131动能定理反映的是通过做功物体的动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不要理解成功与动能的转化。
13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不是合外力为零,而是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外,其他力做功为零。
133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对系统而言的,单个物体无所谓机械能守恒,正常所说的某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只是一种习惯说法。
134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时初、末态的重力势能要选同一个零势能面。
135虽然我们常用初、末态机械能相等列方程解题,但初、末态机械能相等与变化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含义不尽相同。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才叫机械能守恒,初、末态只是其中的
两个时刻。
136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当有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力做功时,机械能不再守恒,但系统的总能量仍守恒。
137选纸带时,只要是正确操作打出的纸带都可用,不必非要选用前两个点间距为2㎜的。
13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不需要测质量,故用不着天平。
139在描述对物体的要求时应该说质量大,体积小,即较小的大密度的重物,不能只说成密度大。
140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求瞬时速度要用纸带来求,而不能由来求。
141能量守恒定律不需要限定条件,对每个过程都适用,但用来计算时须准确求出初态的总能量和末态的总能量。
142功率表示的是做功快慢,而不是做功多少。
143汽车的额定功率是其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144功率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无必然的联系,功率大效率不一定高。
145在计算汽车匀加速运动可维持的时间时,如果用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的最大速度除以加速度这种做法计算,汽车可以一直保持匀加速直至达到最大速度,是错误的。
146常规能源仍是目前用的最多的能源,总的储量有限,因此要节约能量。
147地球上大多数能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
148从对环境影响的角度来分类:能源可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149经典力学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150经典力学认为物体质量不仅恒定不变,且与物体的速度或能量无关。
151相对论时空观指的是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有另外的时空观。
152日常生活中我们未感受到相对论效应,并不是它不存在,只是非常微小,可以忽略。
153黑体的电磁辐射是一份一份的,而不是连续的。
154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产生与否,关键看入射光的频率而不是强度,这是用经典理论解释不通的。
155量子化理论中,能量是分立的、不连续的。
156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高考物理复习要跳出题海,注意实验
盘点2016年解答高考物理题九大要点
盘点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Ⅱ卷复习指导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计算题轻松拿高分的方法
解析高考物理困难生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高考物理公式的学习需要考生正反理解,熟练掌握
备战2016年高考一轮物理复习两大技巧
名师指点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八大建议
2016年高考复习物理要注意联系课本知识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用负反馈解决电磁感应切割问题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
专家指导2016年高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高考复习物理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016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盘点5种高考物理备考创新复习方法
盘点2016高考备考物理复习8大经典问题
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物理不能忽视新增知识点
备战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最重要
2016年高考一轮物理复习备考建议
高分生分享2016学习物理的五点心得
备战2016年高考物理北京卷复习指导
高考状元分享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多解发散法
高考一轮物理复习需注意五个问题
盘点2016年高考一轮物理知识记忆四法
2016年高考复习物理不能忽视新增知识点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高分生分享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五点心得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指导2016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研究题型分类归档
高三生进行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的方法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