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济宁)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 D.手影
2.(咸宁)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3.(芜湖)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如图3所示,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图3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
B.图3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图3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
D.图3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
4.(宿迁)如图4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5.(黄冈)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
6.(德州)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7.(河南)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8.(潍坊)如图7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
A.v<fB.f<v<2f
C.u>2fD.f<u<2f
9.(鸡西)如图8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10.(宜昌)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二、填空题
11.(宜昌)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____色,红字呈________色。
答案:绿 黑
12.(潍坊)如图9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改变光传播的方向;(2)光源;(3)适当调整镜头与透明胶片之间的距离。
13.(梅州)如图10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10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答案:凸 照相机 远离
14.(鸡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将光屏移到图11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如果要想使像变小,蜡烛应向侧移动。
答案:倒立、缩小的实像; 左
15.(襄樊)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的缘故。
答案:红光
16.(菏泽)图12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答案:C A
17.(菏泽)如图13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1)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答案:(1)不能;(2)不但可以象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的位置。
18.(扬州)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引起的。
答案:反射;直线传播
19.(烟台)如图14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14乙),则光屏上就出现.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或七种) 红色
20.(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缩小;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三、作图与实验题
21.(宜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5所示,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
答案:见图16。
22.(黄冈)如图17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答案:见图18。
23.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9所示,请在图19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答案:见图20。入射光线平行射人,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答出一条即给分)
24.(镇江)根据图21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图22。
25.(莱芜)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23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4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答案:(1)验证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2)验证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等;
(3)C.
26.(武汉)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如图25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⑵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⑷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
答案:⑴最小(最亮、最清晰)
⑵凸透镜的主光轴如图26所示:
⑶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焦点上)
⑷上
27.(安徽)如图27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折射角g | 6.7° | 13.3° | 19.6° | 25.2° | 30.7° | 35.1° | 38.6° | 40.6° |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 与折射角g 近似成正比关系;
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答出成正比即得分)
28.(南昌)【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8甲),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8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29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 光屏上像的大小 |
40 | 13.5 | 缩小 |
30 | 15 | 缩小 |
20 | 20 | 等大 |
15 | 30 | 放大 |
10 | 光屏上没有像 | |
8 | 光屏上没有像 |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象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答案:【提出问题】放大 缩小
【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结论与应用】(1)大 长 (2)远离 缩短
评分意见:每空1分,共7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9.(盐城)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
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在图30中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30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答案:(1)平行光源 光屏 刻度尺。
实验示意图如图31所示。
(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30.(上海)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___。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_______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焦距;光屏;将发光体(烛焰)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功和功率同步检测试题
电磁波的海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
从粒子到宇宙练习题及答案
从地球变暖谈起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电压同步练习及答案
从地球变暖谈起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同步练习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变阻器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功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尝试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人教版《9.2磁场》同步教辅练习及答案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我们周围的物质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电生磁和电磁铁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电和热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磁生电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我们周围的物质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习题精选及答案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电动机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同步练习
电磁断电器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