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物理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抓住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而且时间也不允许。因此复习的重点是抓住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2009年对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考查重点仍会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多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从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3、场:电场、磁场是中学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分析近十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可知,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约占13%,年年都考。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应加强对力、电综合问题、联系实际问题等高考热点命题的复习。
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⑴ 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⑵ 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⑶ 利用牛顿定律及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这部分内容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出现在安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大题部分,因此在2009年的高考复习中应当给与充分的关注,要加强这个方面的专题训练和总结。
5、图象问题:《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图象、描述图象、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图象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年年必考,所以正确运用图象,是备考的重要课题。
6、串、并联电路规律与电学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⑴ 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⑵ 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⑶ 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二、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以下两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有学生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丢分,甚至还有些学生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得有用信息。)这些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⑴ 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忽略了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⑵ 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零(因弹力和摩擦力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两物体在追击过程中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或最小用绳拉住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单独提供向心力等都是一些常见的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行成一种潜意识。⑶ 干扰因素的排除。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的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他们排除,题目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达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阅卷时,老师们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了了几句就完事。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者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物理解题的规范性,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字母和方程书写要规范,解题步骤要规范齐全,结论的正确表达等等。
⑴ 必要的文字说明应有:
① 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方式进行说明。
② 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 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所描述的过程。
④ 写出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 说明计算结果中正负的物理意义。
⑥ 对题目所求、所问的要有明确的答复。
⑵ 解题中的方程书写要规范:
① 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公式中的字母常会带来混乱。
② 要用字母表达式,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③ 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例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R=mv/qB ,而应该写成mv2/R=qvB等等。
④ 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可能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而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⑶ 解题中运用物理的方式有讲究:
① 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② 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结论不必证明。
③ 重要的中间结论的字母表达式要写出来。
⑷ 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① 注意延用习惯用法,要和教材中的一致。
② 尊重题目所给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另立符号。
③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达一个物理量,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
④ 用好角标。
⑸ 题目答案的规范表达:
① 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② 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③ 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者分数做计算结果,注意带单位。
④ 如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至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四舍五入。
⑤ 如果题目所求量是矢量,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
三、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底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虽然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看懂、看透,绝对不能
留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
四、瞄准中档题
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精选精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占50%左右(高考难、中、易的比例大致为3:5:2),因此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物理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对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几部分内容针对性的做题(例如:原子核、机械波、天体运动、磁偏转、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等);也可以找一本有详细解答的资料,对上述几部分内容针对性地去看资料中是如何求解的,力求提高复习效率,在该学科上少失分。
五、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是第二轮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同学们可以在每个专题复习结束时,对本专题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的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领悟解题思路。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及时补救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201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试题
2015年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考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六月月考试题
2015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2015年初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
八年级物理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粒子与力期中复习试题
2015年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试卷
2015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质监试题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十章压强和浮力测试题
2015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密度期中复习检测题
2015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期中模拟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补充训练试题
八年级物理电路专题复习(识别与画图)
2015年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2015年五月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测试题
201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6月月考试卷
2015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模拟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密度期中复习题
201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测试题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学月考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