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世界的现象,结构,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更要重视物理学。因此小编准备了这篇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讲解,欢迎阅读。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G F浮 = G F浮 G F浮 = G
物 液 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
分析:F浮 = G 则:液V排g =物Vg
物=( V排/V)?液= 2 3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液 =V排=V物
漂浮液 物;v排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液与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物= G/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 或F浮=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讲解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科版3-3选修三1.5《物体的内能》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2章《气体定律与人类生活》ppt单元测试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1.3《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5《探究洛伦兹力》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2章《气体定律与人类生活》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1.4《无序中的有序 用统计思想解释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1《研究简谐运动》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6《洛伦兹力与现代科技》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4《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2.1《气体的状态 玻意耳定律》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2.3《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2《探究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原因》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5《波的干涉与衍射》ppt课件
沪科版3-3选修三1.2《走过分子世界》PPT课件1
沪科版3-3选修三1.4《用统计思想解释分子运动的宏观》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3章3.2《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2《怎样描述磁场》PPT课件1
沪科版3-1选修三5.5《探究洛伦兹力》PPT课件3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3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ppt单元测试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4、5章《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ppt单元测试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5《受迫振动与共振》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2《怎样描述磁场》PPT课件3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3章3.3~3.4《无线电通信》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4.3《热力学第二定律 描述无序程度的物理量》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4章4.5《光的折射》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1章《用统计思想研究分子运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1《机械波的产生》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5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6《多普勒效应》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5.1~5.3《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节约能源》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