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是解答物理题目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是通过阅读题中所叙述的内容或识读,提炼相关信息,和头脑中故有的知识技能相结合,并对思维造成干扰的条件进行排除,从而做出对合理题目的判断。下面两例就排除了长度的干扰条件:
例1、如图所示,绳子通过定滑轮悬挂重50N的物体,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计,一个人拉着绳端从滑轮的正下方沿水平面向右移动3m,把重物匀速提升了1m,在这个过程中,人拉绳端所做的功为( )
A.150J
B.200J
C.50J
D.无法确定
解析:计算功的公式是:W=Fs,题目中给出了两个s:1m和3m,但是3m是干扰条件。
根据功的原理,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等于不用定滑轮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W1=W2=Gh=50N×1m=50J。
本题也可不用功的原理来解答:因为重物升高1m,绳的自由端就移动1m,人拉绳段的力等于物重,所以拉绳端所做的功为W=Fs=50N×1m=50J。
例2、如图所示,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OA、OB、OC从O点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它滑到底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则( )
A.vA>vB>vC
B.vA<vB<vC
C.vA=vB=vC
D.无法确定
解析:很多同学由于看到斜面的长度不同,从而判断出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
其实,同一物体,质量一定,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其重力势能相等。在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增大。由于都是光滑斜面,滑到底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即物体在A、B、C处的动能都等于其在O点处的重力势能(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由于物体在O点处的重力势能相等,所以A、B、C处的动能也相等,又由于是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所以,A、B、C处的速度大小也相等。即选C。
浅议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
实验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8年中考《物理》易错易混知识点复习(三)
浅议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十一)
大学物理教学的数理融合方法的探讨
浅议怎样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十)
2017-2018学年高三英语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九)
浅议分组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机械能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要掌握的方法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优化的思考
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备考复习计划
2017-2018学年物理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磁现象和磁场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电压和电阻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三)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电流和电路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内能的利用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之我见
初中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五)
构建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措施的分析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总结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