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是解答物理题目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是通过阅读题中所叙述的内容或识读,提炼相关信息,和头脑中故有的知识技能相结合,并对思维造成干扰的条件进行排除,从而做出对合理题目的判断。下面两例就排除了长度的干扰条件:
例1、如图所示,绳子通过定滑轮悬挂重50N的物体,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计,一个人拉着绳端从滑轮的正下方沿水平面向右移动3m,把重物匀速提升了1m,在这个过程中,人拉绳端所做的功为( )
A.150J
B.200J
C.50J
D.无法确定
解析:计算功的公式是:W=Fs,题目中给出了两个s:1m和3m,但是3m是干扰条件。
根据功的原理,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等于不用定滑轮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W1=W2=Gh=50N×1m=50J。
本题也可不用功的原理来解答:因为重物升高1m,绳的自由端就移动1m,人拉绳段的力等于物重,所以拉绳端所做的功为W=Fs=50N×1m=50J。
例2、如图所示,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OA、OB、OC从O点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它滑到底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则( )
A.vA>vB>vC
B.vA<vB<vC
C.vA=vB=vC
D.无法确定
解析:很多同学由于看到斜面的长度不同,从而判断出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
其实,同一物体,质量一定,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其重力势能相等。在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增大。由于都是光滑斜面,滑到底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即物体在A、B、C处的动能都等于其在O点处的重力势能(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由于物体在O点处的重力势能相等,所以A、B、C处的动能也相等,又由于是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所以,A、B、C处的速度大小也相等。即选C。
2016年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的经验指导
中考物理简单点现象知识点总结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中村修二: 未来十年,激光照片或取代LED灯照明
物理很有趣:优雅的电路图台灯
2016广州高考一模 理综物理试卷独家点评
对选考有要求的专业,八成“爱”物理
2016高考二轮复习理综提高分数的重要方法
2016年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题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理科)
2016年江苏小高考试卷:物理难度下降 考生冲A概率大
高一物理下学年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6年北京中考物理持续变革 实验探究仍是核心
2016中考物理复习最常见的69个易错知识点大全
2016年中考物理的高分秘诀
电法测量探秦陵
量子计算机首次成功模拟高能物理实验
小记者看最美物理实验玩最牛机器人
武汉中考物理为什么要这样考? 命题组专家点评解读
2016年中考物理家庭电路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托盘天平测量题的解题技巧
精编初三下学年期末考试常考知识点
新粒子被发现 物理学家继续寻“味”之旅
中考时间敲定 昆明抽考地理物理
2016合肥高考理科第一名潘文初: 数学物理“潘大神”
高二物理下学年期末考试知识点精选
西安名师评中考物理试题:送分题少综合性题多
“错题集”是知识漏洞的题典
2016年高考物理的提分要诀
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考试分析
2016年中考物理高分法则总结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