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希望你喜欢。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研究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
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
2.在下列情形中,可以将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
B.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研究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的跨栏动作时
C.研究嫦娥一号卫星在绕地球飞行及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飞行的姿态时
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一端固定且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C.研究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4.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参考系
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
C.车站平行停靠着两列火车,甲火车上的人只能看到乙火车,当他看到乙火车动了,一定是乙火车开动了
D.我们平时说楼房静止,是指楼房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不变的
5.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
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6.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
A.子弹静止在空中
B.子弹飞行得很慢
C.飞机飞行得很快
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的速度很接近
7.地面的观察者看雨滴是竖直下落的,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A.水平向前运动B.水平向后运动
C.倾斜落向前下方D.倾斜落向后下方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
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
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行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
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选择其中任一人作为参考系,则两人都是静止的
9.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10.以北京长安街为x轴,向东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3km处,几分钟后行驶到原点以东2km处.
(1)这辆汽车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
A.3km 2kmB.-3km 2km
C.3km -2kmD.-3km -2km
(2)如果将坐标原点向西移5km,则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
A.5km 7kmB.2km 5km
C.2km 7kmD.3km 5km
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做好实验前准备 体会实验中乐趣
例析新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物理2016高考一轮复习串联电路知识点归纳
重视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探讨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及要点精选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小实验”的作用
快乐物理——如何提高物理成绩
高三学生月考阶段“四梳理”复习策略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论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概念
把脉课堂教学 建言学校发展
物理课多实验少口头
初中物理教学“难点”成因的调查研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交变电流知识点详解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技巧应用
物理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电场公式归纳总结
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主要成就介绍
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实施的理论
2015—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对《物体的浮与沉》案例分析
物理教学中国外实验教学效果研究和启示
五个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把握的方面
快乐物理——直觉思维与物理解题
高中生学习养成:这些习惯让你出类拔萃
探究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模板:以测量小灯泡电功率为例
2015—2016初二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物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入新课
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逊的故事:电子的发现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