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叫平衡状态,此时所受的力相互平衡。更换砝码使G右>G左,但木块仍然静止而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仍然是平衡力,只是此时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避免这种现象,方法是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用小车代替木块,减小摩擦力。)。(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物体的机械能有三种可能,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
(1)匀速直线运动。
(2)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3)正确
评价:对两边拉力不等仍然保持静止状态的现象分析等,既考学生对平衡力这个概念的理解,也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3.牛奶密度是检验牛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华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采用了如下方法:
(1)分别将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测出来进行比较,为此他利用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来测量。其操作步骤是: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G1;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G2,计算水的体积V=______(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ρ水已知);③______;(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④计算牛奶密度ρ=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2)小华还设计了其它两种实验方法。方法一:将一正方体塑料块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中,让它漂浮在液面上,观察塑料块露出液面的体积,露出液面体积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______;方法二:将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牛奶中的同一深度,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高度差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大”或“小”)
分析:(1)
②已知空瓶的重力G1和空瓶与装满水的总重力G2时,由V=m/ρ,即,
③将空饮料瓶中装满牛奶,测出瓶子和牛奶的总重力G3,
④因瓶子的容积不变,即V水=V牛奶,
(2)因为同一正方体塑料块放在不同的牛奶中当漂浮时,浮力相同。设塑料块的体积为V,所受的浮力为F浮,则。所以露出的部分越大,密度越大。高度差越大,说明压强越大,又因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压强差大的,牛奶的密度越大。
答案:(1);将空饮料瓶中装满牛奶,测出瓶子和牛奶的总重力G3;
。
(2)大;大。
评价:测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本题改变常规的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的方法,采用测力计、压强计和塑料块来测量和比较密度的大小。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多,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小明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压恒定为4.5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图5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连接错误的器材是:______。若按此实物图进行实验,闭合开关,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小灯泡的亮度将______(以上三空均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2)小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5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W(保留一位小数),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约为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1)滑动变阻器与灯光并联了,电灯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滑片向左移动,连入在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增大,则R滑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但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灯泡亮度也不变,总电流变小。
(2)由P=UI得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3.8V×0.38A=1.4W;R滑=U滑/I=U-U灯/I=0.7V/0.38A=1.8Ω
答案:(1)滑动变阻器;减小;不变;不变。(2)1.4W 1.8
评价:从电路中找错误考查了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使用的掌握情况,通过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及灯光亮度的变化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应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分析动态问题的能力。试题的最后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计算此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这个试题立意新,考查的问题真实,也是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3《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2《怎样产生感应电流》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5《家庭用电》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做功的快慢》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1《磁是什么》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1《磁是什么》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5《家庭用电》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1《电能的产生》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3《测量电功率》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1《电能的产生》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做功的快慢》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做功的快慢》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做功的快慢》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5《家庭用电》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9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1《电能的产生》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单元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5《家庭用电》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1《电能的产生》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2《电流的磁场》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3《“伏安法”测量电阻》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正》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7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