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中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合理,冲刺才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2016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电路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电路
1.物体带电:物体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5.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 玻正橡负 )
6.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7.1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610 -19库仑。
8.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互相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中和后物体不带电)。
9.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10.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法一、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法二、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1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带什么电)的方法:把物体靠近(不要接触)已知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或验电器金属球,如果排斥(张开)则带正电,如果吸引(张角减小)则带负电。(如果靠近带负电物体时,情况恰好相反)
12.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质子和电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 荷,则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中性)。
13.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14.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15.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
16.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17.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1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21.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2.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它移动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23.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24.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25.电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6.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27.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中学物理学习五大技巧祥解 物理学习不用愁(三)
初三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015-2016年
2015年初三年级上物理学科期末模拟试卷
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几点建议
初三物理:十一期间跨越物理难关不是梦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试卷(2015年)
中学物理学习五大技巧祥解 物理学习不用愁(四)
高一物理《功率》教学反思
2015年秋季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检试卷
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分解教学的每一个动作——《向心力》教学反思
物理教学与网络的反思
初三物理同步练习题:11.4《测量物质的密度》
2016学年初三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应对策略
新课标下的物理习题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网络环境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
中学物理学习五大技巧祥解 物理学习不用愁(二)
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三点反思
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变“差生”
高中2013级新生如何学好各门学科?
我们居住的环境有多少电磁辐射?
2015-2016年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
课堂上10种节省时间的方法
充分利用实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太阳黑子不健康 2016年或对人类说再见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及困惑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