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景创设———提高教学的真实性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学习总是与社会背景相互联系的。在情景中学习,通过实际的情景,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现有的经验同化,并且可以通过真实情景,发现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关于“自由落体”的内容与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演示一些实验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带领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教师演示情景1:让面积相等的纸片和金属片从相同的高度同时自由下落,让学生认真观察哪个物体下落得较快。通过实验观察,自然就会得到金属片下落比纸片下落快,即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快的结论。
这个实验简单,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接近,为突出实验的观察性与实验价值,需要教师接着进行实验。教师演示情景2:将情景1中的纸片揉成一团,选择与金属片相同面积的厚纸片为实验比较,让纸团与厚纸片同时从相同高度自由落下,提问学生哪个物体下落比较快。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会发现是纸团先落下,由于厚纸片重,小纸团轻,这时得出的结论则是,轻物体比重物体下落速度快。这样,通过这两个情景演示,很明显地发现情景1与情景2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矛盾的,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形成思维冲突,教师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是何种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这时,就需要再进行情景演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教师演示情景3:让情景2中的小纸团与情景1中的金属片同时从相同高度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小纸团与金属片可以说是同一时间着地。这样,所得出的结论与情景
1、情景2的结论又完全相反,学生的思维会更进一步的激化,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也会带动起来,经过分析讨论,学生了解到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显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教师还可以提出猜想:若是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不同质量的物体会同时着地吗?为了证明这个猜想,教师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情景演示。教师演示情景4:将羽毛、软木、钱币都放入真空的钱羽管中,让学生观察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着地的具体情况,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同时着地。这样,学生就会对“空气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这个结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因此,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了解到知识的实质与内在,而且可与实际生活现象进行结合,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了解,并且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二、巧用语言———提升教学的艺术性
在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会使得整个教学的艺术性全面提升,既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确霜和雪的成因,以及凝华和熔化时的放热和吸热情况,更好地掌握物理中的物态变化,并且可以更好地提升物理教学的艺术水平。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构建有效课堂,就要充分把握物理教学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加强教材研究,以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与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2015年高一重点物理知识点直线运动的图像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与电功率有关的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功率计算公式
14年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直线运动的相关公式
2014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角速度公式
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寒假复习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的描述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点运动的描述讲解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
2014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与电功率有关的公式
14年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公式
2015年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寒假复习
高一物理知识点寒假复习2015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寒假复习
2014年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线速度和角速度
高一物理知识点讲解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摩擦力知识点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一知识物理透镜成像公式
2015年高一物理知识点公式大全
2014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平均速度
2015高一物理摩擦力相关知识点总结
高一2014年必修一物理知识点热量
2015高一物理教材同步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点讲解牛顿运动定律
2014年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向心加速度公式
2014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欧姆定律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功
2014年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