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类社会需要全人教育,即自主、自立、自动的活教育”,他批评了传统地、违反科学教育规律的教育模式,提出符合科学规律和社会需要的教育新思路。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鉴于此,我们积极从事了物理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相濡以沫,营造和谐情感氛围
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氛围,对教与学的成功具有极大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的课程会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贴切的语言感染学生,以娴熟的技巧做好演示,引导学生驾驭教材所孕含的真谛,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课外常和学生促膝交流,及时把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建立起了很深厚的师生感情,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在愉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2 春风化雨,激励学生“我要学”
教学过程内在规律之一,就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物理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纵观物理发展史的巨大成就,无不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从中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闻世,到现代“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等都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是德育渗透的好材料。因而老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教育因素,以丰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达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而产生教学的“共鸣”,巧妙地寓思想教育于艺术性的语言中,虽不露痕迹却会震撼学生的心灵。如学习“浮力”时,教师通过富有表情的阿基米德巧测皇冠的故事介绍,使学生感受科学家善于观察和研究的科学精神;学习“电路”时,渗透发明家爱迪生电灯发明的不畏艰难,勇于探究的精神等;这些犹如一个个载体,如春风化雨般的“随风潜入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引发学生奋发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迸发出“我要学”的心声。
3 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我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兴趣是创造思维的内驱力,是主体发展的金钥匙。兴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因而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注意根据学情对每节课都给予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加工处理,创设情景激活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学习机械运动时,先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小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只小虫子,敏捷的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学生带着探求这个故事答案的强烈兴趣一下子进入了课堂教学,这节课效果极佳。
4 “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我会学”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新课程也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新教材里有不少章节,内容通俗易懂,这样可由教师拟定导学提纲——“学海导航”,引导学生自学,以此达到基本掌握的目的。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出示“学海导航”——①什么叫电路?②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③用什么方法连接两个灯泡能同时亮?④商业网点用的小彩灯是怎样连的?他们能不能像家用电器那样,各个并联起来呢?⑤如果两个家用电器分别以串联和并联的形式连接在电路中,在相同电源和电压的情况下,每个用电器上的电压相同吗?通过课堂阅读自学、讨论、验证和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拨,揭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其求异思维能力。通过上述的学生的自学、讨论分析和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拔引导,即可达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5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奇幻,生动、鲜明的物理现象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引发学生在自然奥秘的神奇感,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实验,在有计划地完成教学物理实验的同时,抓住学生喜欢实验的心理,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趣味实验,让他们亲手创造大自然的奇妙。如“筷子提米”、“蜡烛翘翘板”、“巧找重心”等一些真实的魔术将学生带进了奥妙无穷的物理王国,极大地吸引着学生学习和探索。
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因此授课时有的放矢的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物理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必要性及学以致用的快感,启迪创新。如学习“压强”时,联系登山和潜水;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联系当前核废料的处理方法以及我国和世界上核能利用的最新进展;学习“机械能”时,联系荡秋千游戏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学习“物态变化”时,联系高压锅蒸饭的原理;学习“声和光”时,联系说明建筑物是如何防治噪声的;学习“电和磁”时,联系微波炉原理以及移动通信中基地台的作用等,使学生感到物理贴近生活、生活处处皆物理。尽管学生众说纷纭,甚至出乎意料之外,但毕竟是一次尝试,一次创新。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行之有效的。关键在于作为主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教师,巧妙构建互动和开放的学习方式,立足并切实突出学生这一主体,寻求、运用最能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法和学法,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合成
2014年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第二章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第一章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鹤岗一中
高一2014年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平衡
高一2014年必修物理同步训练练习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力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测量
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牛顿第一定律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匀变速直线运动
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第四章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牛顿第三定律
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物理
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物体的运动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用牛顿运动定律
20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力学单位制
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下学期高一物理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高二中
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运动
14年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优化
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达标
高一2014年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运动的描述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研究
2014年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0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一章
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力的练习
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练习相互作用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训练下学期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