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物理课程新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点,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也成为教育界和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1 将生活事例引入新课
讲授“气体的性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发现生活中一些食物在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体积却发生巨大变化的案例.在教师的积极动员与学生的不懈发现之后,学生举出了许多事例,譬如儿时我们喜欢吃的爆米花,它们的体积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譬如蛋糕、馒头等食品,它们在经过特殊处理后,在原来的粮食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体积发生了较大的增大,改善了口感,扩大了体积等,所有这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前置与保障.还有,在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除去教材上安排的演示实验外,我还援引了曾看到的一则笑话,说公交车上人满为患,乘客心情烦躁,偏偏此刻司机来了一个急刹车,让一个小伙子顺势撞上了一个姑娘,姑娘没好气地骂一句:“德行!”小伙子灵机一动:“惯性!”这一笑话不仅形象地解释了惯性的表现,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很有好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努力寻找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可谓一举多得,效果颇佳.紧接着,教师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安排了诸如“蹦琉璃珠”等生活中的小游戏,让学生对物体惯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较好地处理了教材的重点难点.
2 实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新课的导入,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就应当从课堂导入开始,结合学生的兴趣,并且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作为课堂导入的出发点,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在兴趣的带动下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教师不要直接切入自由落体运动这一主题,而是问:“假使遇见地震,同学们能够拥有足够快的反应速度离开学校吗?而且你知道自己的反应速度是多少吗?”据此,可以要求一名学生到台上来进行实验,即教师把直尺抛下,观察其能否接住.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知道自己的反应速度如何,同时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在这种课堂环境下,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2.2 通过课堂提问,创设生活情景
物理知识学习的基本材料就是实际生活.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准确掌握时机,设计问题,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场景,进而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使学生在提出疑问、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运用于现实生活.比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圆周运动》一节,在给出“离心运动”时,学生会觉得十分的陌生.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即家中使用的洗衣机是根据何种原理,最终达到衣服脱水的效果的?同学们可能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其中可能有的同学会提到离心运动.之后,教师再向学生说明洗衣机脱水功能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即衣服受到的向心力也就是脱水桶对衣服的支持力,和脱水桶的表面相垂直,依据力的平衡可以了解:竖直方向上的重力与摩擦力是相同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之间又有一定的关系,支持力提供了向心力.洗衣机在启动时,其中的水进行圆周运动必须有向心力,当洗衣机转速相对比较慢时,其向心力是由衣服对水的附着力所提供的,一旦转速加快,向心力也随之加大,而衣服对其的附着力相对较小,进而使衣服中的水被甩出来.这种生活中极为普遍的现象,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这一物理知识.
2.3 通过课外实践,加强生活化教学
实现物理生活化教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开展课外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动手操作,主观能动性更强.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实践方面的作业给学生,例如在学习完有关重力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行动的视频,然后要求学生将其与地球上人类的行动相对比,并且给出解释.通过这种课外活动,不但能够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长期坚持,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
3 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得从课本知识理论和教学方式两大方面着手.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范围比较广泛,难度相对较大,但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挖掘出物理课本上所能体现出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利用自己的教学能力将略微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转换为学生们日常熟悉的现象和原理传授给学生们.这样不但使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迅速了解并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能让他们从书本理论上理解到各种生活现象的本质,从而将物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授电阻,电路布局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向学生们提及一个家庭内比较常见的现象:房间内同一盏灯在门口用一个开关打开了之后,然后可以床头边的一个开关把那盏灯关掉或打开,这就是生活中常用的单联双控开关.提出这一现象后,学生们一下子注意到这个生活中的小细节,非常有兴致的讨论着这个单联双控开关的线路布局,并尝试画出这个线路布局,学习的积极性比平常高出许多.经过讨论后,笔者画出了如下基本的单联双控开关线路布局:
面对这样的布局,学生们豁然开朗,眼前顿时一亮.为了让他们了解零线火线的作用,笔者让学生们确定线路中所有线的性质(电源到第一个开关为1条火线1条零线,第一个开关到第二个开关为2条开关联络线1条零线,第二个开关到灯头1条受控的火线1条零线).通过对这单联双控开关的线路布局
的研究,学生们首先明白了学习电路这部分内容的巨大用处,大大加强了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并很快就掌握住了电阻、功率等基本知识点和原理,有的同学甚至买了相关器材亲手给家里安装了这种方便的控制电路,真正做到了利用所学知识为现实生活服务.因此物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笔者积极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也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亦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欢快轻松的生活氛围.面对略微沉闷的高中物理课堂,凭借自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能将教学过程生活化的一个比较有用的工具就是多媒体信息设备.多媒体设备以其像、声、画三者综合一体的特点能从各个方面刺激学生们的感官,让学生们即使在课堂的学习上也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乐趣,从而让学生们在一个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愉快的学习,真正做到高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例如在讲授摩擦,摩擦力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搞笑视频.这段视频中两个分别是3岁左右和8岁左右的外国小男孩给观众表演他们的小魔术,8岁左右的小男孩拿着气球在另一个小男孩头上擦了擦,然后把气球放在依附有毛绒的墙壁上,这时气球竟然黏在了墙壁上了,不到半分钟时间,那8岁左右的小男孩竟然粘了好几个气球.看着非常可爱的两位小男孩的表演,同学们自然在笑声中明白了魔术的原理,那就摩擦生电.一段简单的小视频一下子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这从中可以知道利用多媒体使教学方式生活化中能极大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总之,书本理论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理论联系实际,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并不是说要完全回到“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老路上去.我们重视书本理论的学习,同时强调书本理论的学习只有服务于生活实际时,这样的学习才是有出息的,才是值得肯定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充分肯定了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013粤教版必修1《影响加速度的因素》ppt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1
粤教版必修一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PPT课件05
粤教版必修一4.6《超重和失重》PPT课件02
2013粤教版必修1《力的等效和替换》ppt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影响加速度的因素》ppt课件4
2013粤教版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ppt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ppt课件3
2013粤教版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ppt课件1
2013粤教版必修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2
粤教版必修一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PPT课件04
2013粤教版必修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1
2013粤教版必修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ppt课件4
2013粤教版必修1《力的合成与分解》ppt复习课件
粤教版必修一4.6《超重和失重》PPT课件03
2013粤教版必修1《力的合成与分解》ppt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影响加速度的因素》ppt课件2
2013粤教版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ppt课件2
2013粤教版必修2第一章《抛体运动》ppt复习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ppt课件1
2013粤教版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ppt练习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力的合成与分解》ppt课件1
粤教版必修一4.7《力学单位》PPT课件01
粤教版必修一4.7《力学单位》PPT课件03
2013粤教版必修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ppt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2013粤教版必修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ppt课件1
2013粤教版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