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有方模拟做题找到感觉
物理跟其他理科的科目一样,也靠平时的积累。临近考试,学生们除了必要的复习外,考前自信心的培养也很重要。
有些同学在期中考的时候,脑子里就会一片空白,这是典型的怯场症状。克服这个毛病,这里有一个方法:在考前做一份自己认为可能跟考试难度差不多的试卷,然后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把它拿出来放电影式地过一遍,思考一遍。这样不仅巩固了对知识的把握,同时也增强了考试的信心。
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是一个高台阶的跨越,这是因为初、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存在四方面的过渡衔接:第一,从定性了解到定量计算的跨越;第二,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跨越;第三,数学工具应用上的不同,高中物理需要综合利用物理函数、图像、矢量等各种数学工具;第四,学习方法上的变化。初中学生更多的是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则更多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分析。
学习有招理解概念重视实验
那么,如何跨越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这些台阶呢?总的归纳起来为“三要”和“两不要”。
要重视概念,掌握规律。学好物理,理解概念非常重要,学生要懂得去思考。很多学生一碰到物理概念就死记硬背,没有吃透,碰到相关习题时就难以快速准确地予以解答。那么,如何建立概念呢?首先,学生要认真观察和积累大量的物理现象,结合课本以及生活中的现象加以思考,进行思维加工,顺利建立起概念。其次,要准确理解规律的物理含义,弄清规律的适用条件,了解实验定律和定理的不同,重视他们的应用,而不是乱套公式。
要重视实验,激发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兴趣尤为重要,一旦有了兴趣后,就会获得强大的动力。兴趣的培养有很多渠道,其中实验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做实验中学会思考,从而激发兴趣。
要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物理题中规律性的东西很多,在总结时不仅要总结出规律,而且要总结出变化,这样才能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不要搞题海战术。吃透题目,做完一道题要回头想想 “知道怎么做——— 如何想到这么做——— 还能怎么做——— 还能怎么变”,做到这四点,才能举一反三。当然,在真正理解教师布置的必做题后,不反对学生去拓展。
不要套题。有些同学题目做多了,看到很多题目都差不多,没有注意到中间细微的差别,造成套题现象。譬如某些选择题,可能一个条件的变化就会影响答案。所以,要认真审题。其次,对大题来讲,同学们则要清楚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题目步步都是紧扣对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掌握运用,哪一步出了差错都可能造成整道题目的错误。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4《物质的比热容》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9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1《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3《摩擦力》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1《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3《摩擦力》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1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1《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3《摩擦力》WORD教案9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1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3《摩擦力》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1《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3《摩擦力》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1《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WORD教案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