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近年的中考物理卷所反映的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关心科技发展,这些理念将是我们今后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从近几年广东省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物理试卷看,物理卷较好地体现了中考的功能,既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又有利于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设计简约、合理、合情,非常有利于考生发挥考试水平。
一、试卷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近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的内容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即考查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是新形势下学生素质的基本体现。内容结构较合理,知识点的覆盖面广。试卷的题型结构形式分为:选择、填空、作图、实验、计算和综合能力题。客观题比重较大,加强了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开放创新能力等。
1.立意注重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试卷看,这几年的试卷都注重能力,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质,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按学科内容结构要求立意转向体现教育价值立意,避免了死记硬背和模式化现象的发生。具体说来,命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初中物理一般知识的了解和再认、识别能力、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常见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
例:(05年卷:7题)开发新能源是本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开发新能源,我们还应该从节约身边的能源做起,图2中符合节约能源且安全的做法是( )
(07年卷:3题)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05年卷第7题考查了有关能源的相关知识,07年卷第3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命题都改变了传统的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做法,把知识点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熟悉的场景里蕴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考题既考查考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贴近生活,使学生充分体会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品质。
2.突出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因此,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如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等。
例:(04年卷21题):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木块、铁块、细绳、钩码(已知质量,规格相同)等器材,可以进行很多力学实验,请选用其中的一些器材,设计一个力学实验,要求写出:
(1)实验研究的问题。
(2)实验所需的器材。
(3)实验步骤和分析(包括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数据处理)。
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题,它要求学生用实验室的常规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常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对各个知识点有较好的理解掌握,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例:(04年卷25题):物理课后,小南和小雄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插入西红柿,做成一个“西红柿电池”,小南和小雄想探究“西红柿电池的电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雄说:“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小南想了想说:“也可能与两金属片插入西红柿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电压表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1)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猜想,并提出验证方法。
(2)目前人们乱扔废旧电池的现象非常普遍,请你针对这种现象,给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猜想来设计实验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4.突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物理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从物理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唤起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乡、对环境的关注,即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例:(07年卷:19题)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肆意超载,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重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自重2000kg的6轮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运营中装货10t,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2m2。
求:(1)这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行业标准?
(2)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车最多能装多少吨货?(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
此题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对熟悉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而04年25题之(2),则考查了学生对废旧电池危害问题的认识,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热点社会问题的观点,既考查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及对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和危机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对试卷和新课标的反思──今后的教学
从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卷所反映的物理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当前的实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加强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不管教材如何改革,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基本不变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但是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度把握。如:串、并联电路计算、浮力、压强。密度等以往中考难点的计算要求都下降了。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基础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背定义,死记公式,并注重知识应用的过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强化知识,以知识作为一种有效的载体,夯实学生的基础,发展学生的能力。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题,如“研究电冰箱内外的温度差和所耗电能的关系”和“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和导电性并说明生活中是怎样应用这些物质的属性”、“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对于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归纳、提高和发现问题。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同时重视探究中的交流合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全面练习,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助,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引导学生应用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如有些实验或探究活动可以由教师事先编写“指导卡”,让学生通过阅读卡片来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又如:教师平日应注意收集与物理课程相关的资料、信息,及时给学生指出获得最新相关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程,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认识物理学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紧密联系,从正反两方面理解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例:在讨论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课题时可以分别从资源、人口、以及环境和生态、交通和居住等方面考虑,且注意结合本地实际,选好学生常见的事例。
在学习参照物和相对运动概念后,可引导学生讨论飞机场周围为什么要驱赶鸟类,为什么不能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向外扔东西。
电冰箱、电水壶、手机电池等都是学生熟悉的日常家用电器,这些物品的铭牌或产品说明书,能集中反映物品的许多信息,指导学生读懂并理解它们的科学含义,可将电学、热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打破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做法,有助与让学生将较为枯燥的公式具体化,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5.倡导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就如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所言:“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因用自制的实验器材去探究科学奥秘而产生亲切感和成功感。例:电学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可以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如:泡沫塑料、软木、塑料瓶盖、金属丝、片、子母扣、回形针等物件开展一系列的小实验,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用本来主要用途是别的用途的物品来进行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教案
滑轮课件1
研究摩擦力课件1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精练精析检测7
功课件4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课件2
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课件
测平均速度课件
动能和势能课件4
动能和势能课件1
动能和势能课件2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1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精练精析检测8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课件2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课件
走近运动课件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课件1
物体运动的速度课件4
怎样求合力课件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动能和势能课件5
研究摩擦力课件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课件1
杠杆课件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课件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问题教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1
动能和势能课件3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