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像法解题,促进解题显性化
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也是学生内化知识,提炼物理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作图意识,这里包括用图象法解题和作示意图等等.下面以两道力学题,进行分析.
1.1用图象法促进解题工具显性化例如图2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之间,要改变绳OB,使连接点B上移,但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在B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绳OA、OB上的拉力如何变化?解法1公式法分析悬挂电灯的O点受到G、FA、FB三个力的作用,如图3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三力的合力为零.要判断在B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绳OA、OB上的拉力如何变化,可采用计算法:FA=Gtanθ,FB=Gsinθ,在B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绳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增大,则FA、FB都减小.解法2作图法如图4可以直接看出,在B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FA、FB都减小.评析不管用公式法进行计算,还是直接用作图法动态反映力的变化,都涉及到作图.
1.2作图呈现复杂的物理情景例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个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推力F去推物体,如图5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试讨论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无论用多大的推力F都不能推动物体?解析物体受力如图6所示,要推不动物体。评析这个物理问题情境是复杂的,在力学中属于“自锁”现象,涉及到临界问题,对于高一的同学而言,如果不画出受力分析图,学生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通过作图将清晰地呈现出了物体受力,再运用正交分解,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锁”现象,在问题解决中总结发生“自锁”现象的条件是: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满足tanθ≤μ.
2解题后反思,促进物理方法的显性化
解题后进行反思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解题技能,发展认知思维.解题后如能对相关知识的应用类型、研究问题的类型、物理模型、应用的物理方法等等进行总结、归纳,将各部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和应用,学会并掌握各种类型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突破要点、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知识的综合及其应用,建立起以知识、问题、模型、方法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灵活应用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的本身!”习题要能够有效调取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在解题后还能有所反思“我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本文来自于《中学物理》杂志。中学物理杂志简介详见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解题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和反映了学生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清晰地解题过程和尽可能发散的解题策略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方法的内化,当然习题的设置要留有余地,要具有拓展性,在学生解题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完成对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重在理解,物理即“悟理”.物理学习就是不断地反复思考、深入钻研,探究问题的实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经过不断地、独立地思考,才能突破物理问题的难点,达到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增强.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那么科学探究进行规律总结靠什么?靠“感性认识”!科学探究起于质疑、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必须有根有据,必须从原有认知和物理现象出发,将物理知识、思维过程、解题工具等物理因子呈现化,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初中生必看物理课外百科知识:第一类超导体
物理课的开场白
做好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
北师大版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微波炉加热有害健康吗?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物理学习需要思考!
学好物理四大要点须谨记
惯性应如何正确理解
中考物理,错就错在“想当然”!
初中物理课外百科知识:洛伦兹力(Lorentzforce)
苏科版初二上册物理平面镜同步练习
德州市高中物理奥赛5人获得山东赛区一等奖
“力和机械”研究方法探微
三轮环环扣 积累步步赢——谈高三物理复习
与高三学生谈物理复习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考点梳理
照明电路
云和雾的形成
力臂画法口诀
夜明珠是不是光源?
2017年高考物理解题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
2017中考物理光的反射考点:平面镜成像
八大2017高考物理复习的经典问题
高考物理电路解题基本方法2017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17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高考物理公式运用需要考生熟练掌握
2017高考一轮复习:高考物理作图技巧讲解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