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近几年各地中考实验题的题型及命题角度也随之发生变化,逐步由传统的以再现、验证性实验内容向探究性实验转变,既体现考查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考查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一、考查实验基础知识仍有一定的比重
基础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应该得到重视。近几年各地中考实验试题中,考查实验基础知识的试题主要有:直尺类、电表类读数问题;常见仪器的使用;常见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再现等。这类试题以再现形式为主,即识记类,对能力要求不高,但要求有较高的熟练程度。
例1读出下列仪器的测量值:
直尺类仪器读数要估读一位(图1),木块的长度应读为5.70cm,而不读为5.7cm。电压表(图2,5.0级表)的读数不要估读一位,电压表的读数为1.8V,而不必读为1.80V。
例2如图3所示装置用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
该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也考查了水沸腾现象,只要求学生掌握仪器使用方法和了解现象,常见的仪器还有天平、电流表、弹簧秤等。
二、考查基本技能要求逐步提高
传统的考查基本技能的实验试题以考查实验步骤、仪器安装、电路连接等问题为主,而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考查基本技能方面体现以考查能力为主。题型有:仪器的选择;故障分析与排除;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误差分析;电路设计;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替代法)等。这类试题一般属操作性、分析性试题,考查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
例3欲测额定电压为3.8V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它的额定功率为0.8W)。现有如下器材:电源一个(电压恒为6V),电流表一只(量程为0-0.6A-3A)。电压表一只(量程为0-3V-15V),开关一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在下列所给实物图(图4)中,画出完整的实验线路图。
(2)在实验过程中,若发现电压表“0-15V”量程已损坏,请你重新设计出直接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合理电路图。
(3)若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四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10Ω 1A”“15Ω 1.5A”“100Ω 2A”“1000Ω 1.5A”,则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选用_________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为宜。
选择电表量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需建立在对电路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第(2)问中,不能用电压表“0-15V”量程直接测量时,采取“0-3V”量程通过测量滑动变阻器上电压,间接得出灯泡上电压。在选择滑动变阻器时,既要考虑电流最大允许值,也要考虑滑动变阻器的有效接入阻值应为最大值的2/3左右。
例4测量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许多物理定律就是由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张老师在一次研究物理量A、物理量B和物理量C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测出的数据如表1所示。请你仔细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数据分析与计算说明A、B、C三量之间关系。
表1
物理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 | 1.0 | 1.0 | 1.0 | 2.0 | 2.0 | 2.0 | 4.0 | 4.0 |
B | 2.0 | 3.0 | 4.0 | 2.0 | 3.0 | 3.0 | 2.0 | 3.0 |
C | 4.0 | 6.0 | 8.0 | 2.0 | 3.0 | 3.0 | 1.0 | 1.5 |
该题的数据是通过控制变量法测得的,解答该题也要抓住控制变量分析法,取某量为定值,比较其余两个量关系;然后再选择另一量为定值,比较另外两个量关系,进而分析出三个量关系。该题体现了对学习过程、方法考查,死记硬背是无法完成该题的。
三、联系生活、实践内容逐步增多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精神,在近几年的中考实验题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此类试题常以简答题、信息题题型出现,以现实生活中的物理事件(事实)为背景提出问题,这些背景来源于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在课本中未涉及,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例5在公交车上,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提醒,“车未停稳,请勿下车”。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地分析其中的道理,并设计一个小实验加以说明。
例6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减少,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行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针对你的回答,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说法是否正确。
此类试题貌似简单,学生心中有数,但要学生有条理地完整表述还是比较困难的。
四、探究性实验作为新题型得到高度重视
物理新课程最大的亮点是把探究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形式之一,把探究性实验作为重要内容。虽然物理学科还没有完全进入新课程实验,但在近几年的中考实验题中,探究性实验内容有相当重要的份量,甚至成为整个试卷的压轴题。在命题上以探究性实验的七个步骤为主要内容,有的取其局部,有的整体构建。充分体现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探究思想。就试题的背景来看,大部分以高中物理问题、常见物理现象来设计试题,对学生来讲背景是新的、陌生的,在初中教学中从未出现过,但可以根据试题的信息和提示,综合应用初中学过的知识、方法来解答。
例7如图5所示,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在来回摆动,对于小球摆动的快慢,小丽和小明各自提出了如下猜想:小丽认为,悬挂小球的细线越短,小球摆动的越快;小明则认为,小球的质量越小,小球摆图5动的越快。小丽、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你来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
(1)验证小丽猜想的方案为:
①所需的器材: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
(2)验证小明猜想的方案为:
①所需的器材: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
③判断小明的猜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单摆虽是高中学习内容,但在这里不是考查单摆运动规律,而是以单摆为背景,考查应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周期与摆长、摆球质量的关系,考查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情况。
例8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特点,请你设计实验。
(1)你选择的仪器有哪些?对器材有哪些要求?
(2)采取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3)需要观察哪些现象?记录哪些数据?
该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实验设计全部由学生来完成。只有平时经过严格训练、亲自参加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学生才可能完成试题。
探究性实验试题作为一种新题型,被广泛采纳,但在试题命制方法、技巧上还需不断提高、完善。要进一步提高试题开放性,要提供学生个性化创造答题的空间。
纵观各地中考试题,可以看出具有如下特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必不可少;经典内容设问不断创新;探究性实验成为亮点;试题份量加大、地位突出。
人教版必修二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教案3
2013人教版必修二《向心力》word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15
人教版必修二7.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8
人教版必修二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教案5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5
人教版必修二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10
人教版必修二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教案8
人教版必修二5.6《向心力》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7.10《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2
人教版必修二5.6《向心力》WORD教案9
2013人教版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word主题单元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6
2013人教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7.10《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5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4
2013人教版必修二《圆周运动》word主题单元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7
人教版必修二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教案13
人教版必修二5.6《向心力》WORD教案8
人教版必修二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教案11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9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