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探讨
1、致命电流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2、安全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除皮肤厚薄外,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性粉尘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面积加大、接触压力增加也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电压增高,会击穿表皮角质层,并增加人体的机体电解,也会降低人体电阻。此外,人体电阻还随电源频率的增高而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可按1000~1500Ω考虑,最低可按800Ω计。又经实验与分析得知,人体允许通过的工频极限电流约为50mA,故此可依据欧姆定律计算,U=IR≈0.05×800=40(V),得知人体所允许的最大工频电压约为40V。所以,我国的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和12V。而对那些工作环境较差的场所,即导电情况良好、人体电阻值更低或碰触机会增多的大型管道、矿井、锅炉等金属容器来说,还应将安全电压定得更低些,通常取为24V 或12V。对12V则又称为绝对安全电压。
二、物理人生
电虽然存在很大危险。但我们却离不开它。很多事物均有此特点,它有很高的危险性,但却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如何使用。
三、参考资料
1、我国安全电压标准规定的交流电安全电压等级:
(1)42伏(空载上限小于等于50伏)可供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等场合下使用;
(2)36伏(空载上限小于等于43伏),可在矿井、多导电粉尘等场所使用的行灯等场合下使用;
(3)24伏、12伏、6伏(空载上限分别小于或等于29伏、15伏、8伏)三档可供某些人体可能偶然触及的带电体的设备选用。在大型锅炉内工作、金属容器内工作或者在发器内工作,为了确保人身安全一定要使用12伏或6伏低压行灯。当电气设备采用24伏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其电路必须与大地绝缘。
2、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
浅谈讲授法在现代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发挥初中物理教材中“想想议议”的教学作用
形象思维与物理解题
物理课堂教学“五忌”
物理学科应强化科技意识教育
浅谈物理教学中前概念问题的成因及研究注意点
实施STS教育促进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
美国物理教材中的插图赏析
试谈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物理启蒙教育的一部好教材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
直觉思维与物理解题
关于错误的随想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物理教学模式
谈谈说课艺术
贯彻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用好(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
不能经常把选择题当作业来布置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作用及对策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尝试与思考
研究教学语言艺术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
物理解题中的思维调节
理科实验教学探析
用问题唤起学生的思维
开发非智力领域因素促差生转移
如何结合物理教学进行素质教育
浅谈认识领域里的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实验改变人类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