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请考生学习。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在古代,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乏认识,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现在大家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自由电子是指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可以是自由电子,也可以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则主要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多余的电子,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电性。导电则是指导体中有电流,其实质是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
4、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如在常温下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成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导线则是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电线,它一般用来连接电路元件使之组成电路,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中和是指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电源是指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或定义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为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电路两端的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所以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有电压,然后才能得到持续存在的电流。
8、电量与电流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库仑,人们把它称为元电荷。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可用一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来表示。
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物理综合模拟考试题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
热现象阅读理解类问题大练兵
物理综合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声现象》学习效果与评价试题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指导
《多彩的物质世界》专题复习指导
200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功和机械能》专题复习指导
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2010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物理试题
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
八年级物理学习过程反馈
“力和机械”考点归类例析
2006年初中物理升学模拟考试题卷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五
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题一
2006年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二
2010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物理综合模拟考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七
“力和机械”章末整合
2010中考物理“光现象”试题精编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