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静摩擦力的教学:用接受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
观点与原理
1.教学方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化、理论化和相对稳定化的教学活动形式。它可以影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的基本素质。
2.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而教师实施课程的方式也可以据此分为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方式。
3.接受性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知识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理解接受性学习的涵义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把接受性学习与机械学习区别开来,接受性学习并不等同于机械学习或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是指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它与有意学习是一对相对范畴。而接受性学习可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也可以是机械的接受学习,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一对相对范畴。二是把接受性学习与被动学习区别开来。被动学习是指学生缺乏学习的需要、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或缺乏学习的能力和基础等原因,不主动学习,而是被迫参与学习活动。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是一对相对范畴。接受性学习可以是主动性学习,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学习。
4.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有指导的或完全自主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价值观的学习过程。许多学者(如施瓦布)主张不要把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当呈现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发现的方法等;教师应当用探究的方式来教授知识,学生也应通过探究活动展开学习,即在学习科学的概念原理之前,先进行探究活动,再根据自己的探究提出科学的解释。
案例 静摩擦力的教学:用接受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一个教学难点,原因是学生对静摩擦力的感性知识的严重缺乏的,因为静摩擦力现象虽然广泛存在,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比较多,如展示静摩擦力现象、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的特点、静摩擦力的规律等。静摩擦力的教学是用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呢?教学要涉及到如下问题:
展示静摩擦力现象:要用简单器材做展示静摩擦力实验,这个实验是教师做还是学生做?怎么样做这个实验?(如用手拉页码交叠的课本或杂志)如何要求学生解释实验现象?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实验的器材如何提供?实验方案如何完善?如何做实验?如何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研究结论?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静摩擦力的特点?静摩擦力有哪些特点?要做哪些实验才能一一找出静摩擦力的特点?如何用控制变量方法进行实验?如何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实验探究的过程与结论?如何引导学生应用静摩擦力的知识?如何在静摩擦力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发展?
案例分析
1.在课改实验区在实施物理新课程过程中,发现物理课程实施的许多问题:物理课堂教学一定要探究吗?接受性学习一定是被动学习吗?接受性学习一定是机械学习吗?学生探究发生错误怎么办?学生探究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缺乏怎么办?如何确保教学进度?探究能力如何考查与评价?有的教师在进行“静摩擦力”教学中,用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做了实践的尝试,实践表明,如果在“静摩擦力”教学中运用“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结论-汇报交流”的流程,全班只有少数组在规定时间内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去探究。他们反思:物理教材编写与学生认知水平不一致;教材有忽视教学实际之嫌。如果在“静摩擦力”教学中运用“问题情境-猜想假设-讲解指导-实验验证”,则能降低实验难度,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2.探究性学习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但用探究性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有时用探究性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缺乏探究的能力与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要正确认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3.探究可以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全部要素,与可以是部分要素的探究。要防止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化”与“绝对化”,要循序渐进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做到“形”“神”统一。
4.静摩擦力这节课要采用探究的教学还是接受教学的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学生的实际、教学手段、教学时间的实际等因素综合来决定。如果教师要着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对自主的探究学习;如果考虑到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教学,可以时间比较仓促,则可以采用部分要素的探究学习和教师部分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思考题:
1.如果通过学生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方式来学习静摩擦力,你认为会产生哪些学习困难?作为教师,你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学习困难?
2.根据课程标准,科学探究具有哪些基本要素?在静摩擦力的教学中,你认为至少要让学生经历哪些要素的活动?
3.探讨一下要依据哪些因素,来决定一堂课是采用接受性教学还是探究性教学的方法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知识点
国庆假期初三考生冲刺备考之物理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
高三物理期中备考复习方法
高考物理常考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探究性试验
17年高考物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教科书应起到适当的引领作用
是空心的,也是实心的
人教版高二上册物理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质的三态同步练习题
初二新生怎样跨越物理学习的障碍
有关电学教学的“胡言乱语”——横平竖直,黄金分割
高一物理上册实验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中考物理预测难点:质量与密度性质和定理
2016高三物理运动和力公式
人教版高二物理复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电势差
明年山东高考理综考试范围小了!物理 1个模块选考变必考
2017高考物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
有关电学教学的“胡言乱语”——“大小”对“上下”
学习攻略之初二物理你该这样学
16-17学年高考物理常考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杭二中学生陈宇翔和他妈妈 谈竞赛背后不为人知的历程
2022年起甘肃省高考将不分文理科
磁场和地磁场的存在
高三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梳理
类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016高二物理力学单位制同步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高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2016
南京十三中物理老师朱丽洁:女神老师和不靠谱妈妈
2017高考物理常考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