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2018中考改革的方案出台。中考的“3+3+1”模式基本确定,传统副科迎来发展新机遇。每个学生将有9种考试选择方式。与此相关的学科改革、课程改革都将开启。
一、中考的“3+3+1”模式是什么
第一个3是指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00分。其中,外语60分为笔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成绩;学生每年可考两次,取最高分成绩。
第二个3是指选考科目。选考科目分文理两类。文科类包括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可从中选考1-2门(不少于1门,不多于2门)。满分均为100分。每门均含综合实践10分。综合实践必须在校外完成。理科类包括物理、生化。可从中选考1-2门。满分均为100分。每门均含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10分。其中只有6分可在学校内部完成,其余分值需在大学、工场、农村等实践基地完成。
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后为实际分数。即:三科折算后的实际实际满分为100、80、60。
第三个1是体育。体育总分40分。现场考试为30分,过程性考核为10分。
中考成绩满分共计580分。
二、选考科目计算得分示例
(1)以前考分相同,改革后得分不同
卷面考分80、80、80,考试总分为240分;实得分为:80ⅹ100%+80ⅹ80%+80ⅹ60%=192
卷面考分90、80、70,考试总分为240分;实得分为:90ⅹ100%+80ⅹ80%+70ⅹ60%=196
卷面考分100、80、60,考试总分为240分;实得分为:100ⅹ100%+80ⅹ80%+60ⅹ60%=200
(2)以前考分不同,改革后得分相同
卷面考分80、80、80,考试总分为240分;实得分为:80ⅹ100%+80ⅹ80%+80ⅹ60%=192分
卷面考分90、75、70,考试总分为235分;实得分为:90ⅹ100%+75ⅹ80%+70ⅹ60%=192分
卷面考分100、70、60,考试总分为230分;实得分为:100ⅹ100%+70ⅹ80%+60ⅹ60%=192分
通过以上示例分析比对,不难发现,在总分相同情况下,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更占优势。换句话说,偏科生更有优势。这可能是近年来教改中最具亮点的举措。
三、中考备考要注意些什么?
此次中考改革,释放出了一些重要关于备考的信息,值得学校、老师和学生们关注。
(1)语文将在三个方面改变:一是更加注重基本功考查,如字词句的考察;二是传统文化的考查,包括诗词歌赋和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三是更加注重语文的应用,包括阅读、应用型作文等。需要重点说明的是,阅读将贯穿到所有学科考试中。因此,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2)数学将更加注重数学素养和思维过程。从2015年中考来看,数学已经开展增加了开放性的考试内容,学生只需把思维过程写出来就可以得分,而且并非唯一答案。这将有助于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3)英语改革将更注重英语的应用。中考大纲要求的词汇量,从2000个降低到1600个。笔试成绩比例的下降,口语和听力的提升,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在用上下功夫,从而避免为考分而学英语、哑巴英语的重现。
(4)物理、化学、生物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当年的科技发展热点,如互联网+、诺奖都有可能成为当年的考题。同时,三门课都增加了开放性综合实践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在中考时,物理单独考试,生物化学用同一张试卷。因此有专业人士担忧,生物化学两门合为了一张卷子考试,需要孩子准备两科才能保证得到高分,可能会引发大家对生物化学学科的放弃,而造成物理的强势选择。此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学科开设都是从初一就开始了,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将被唤醒,还存在变数,因此从现在预测物理和生化学习的分野为时尚早。
(5)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注重提高人文素养。围绕时间、地点和纯而又纯的道理讲授式上课显然是枯燥的。增加人文情怀,三门学科就变得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此外,综合实践课也将为三门学科增加灵性。三科的考试也将在社会生活中选材,使考试内容更接地气,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地理应该是“副科”当中最让孩子发怵的学科了,很多孩子在准备地理初中会考时都很痛苦。因此,也有专业人士预测,地理可能是选择最少的中考计分学科了。不过,随着地理的教学模式的改变,也有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
奇特的“重力异常”
宇宙间最“冷”物体
萤火虫的尾部为何会发光
彩色电视机消磁法
“荣华往往诱人,但荣华转瞬即逝”
其实太空生活很邋遢
雨衣上的学问
用超级电脑模拟太阳黑子内部
模糊技术与模糊家电
走进生活,了解电冰箱
龙嘴吐珠报吉凶
响尾蛇导弹
法拉第的一次即席演讲
宇宙膨胀的速度
“普罗米修斯”计划
直接带隙半导体
希格斯玻色子告诉你真正的世界末日什么样
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
“火星之旅”辐射大
流星的轨迹
地平线离我们有多远
电冰箱温控旋钮冬夏的调节方法
“秋水共长天一色”
时光倒流之谜
扬声器基本知识
晶闸管的选用经验
海水为什幺是蓝色的
怎样将表中的水 "蒸"出来
音箱中的物理学知识
“嫦娥奔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