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在两千年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这一结论,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常识。从事物的现象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以至于其后两千年的时间里,大家都奉为经典。
16世纪末,意大利青年学者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产生了怀疑。通过大胆猜想和实验研究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从而推翻了两千多年来被人们奉为真理的结论。在当时的物理界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今天,我们来重现伽利略的研究过程。
伽利略的结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的同样快。
实验一:用纸片和粉笔头从同一高度同时从静止下落。
请同学们思考:哪一个物体先下落?
同学观察实验:粉笔头先下落。
结论: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实验二:用质量相同的纸片,把其中的一个揉成团,让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落。
请同学们思考:哪一个物体先下落?
同学观察实验:纸团。
结论:体积小的物体先下落。
学生思考:物体的下落与质量和体积有关系吗?
实验分析:物体下落的快慢由于空气的阻力作用不同所致,与质量无关。
大胆猜想: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也就是在真空的情况下,物体应同时下落。
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
反思:通过实验验证伽利略实验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也了解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体会到了科学探究问题的过程。
这个实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爱因斯坦有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时,仅仅是一个数学上和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伽利略比他的前人伟大,就在于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在他之前,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来决定谁是谁非。
初二物理上学期弹力教案(沪科版)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节温度的测量教案
初二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运动与能量教案
初二物理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教案
初二年级物理上学期声音是什么教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动与静教案2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精品导学学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动与静教案1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的变化(教案)1
初二物理上学期压强教案(沪科版)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物质的状态精品导学学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乐音与噪声教案2
初二年级物理上学期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新人教版)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第一课时光的色彩教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探索之路教案二(沪科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探索之路教案1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二(沪科版)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精品导学学案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超声波精品导学学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一(沪科版)
初二年级物理上学期声音的特征教案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平均速度的测量精品导学学案
初二物理上学期光现象教案(人教版)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熔化与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上学期压强教材分析(沪科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快与慢教案2
初二年级物理上学期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乐音与噪声教案(沪科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