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其主要功能在于搜集来自外界的声波,把它向中耳和内耳传递,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其自身的滤波特性和增大耳压的功能。外耳对中耳和内耳还具有保护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等部分。中耳的主要功能在于传递声波、增强声压,对内耳也具有保护作用。
鼓膜是中耳与外耳的分界。鼓膜略呈椭圆形,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明的银灰色薄膜。鼓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厚度只有1/10毫米,就像一张薄纸那么薄,平均面积约70平方毫米。
鼓室也称中耳腔,是内含空气的小腔。它的外壁是鼓膜,通过它与外耳根连。内壁连接内耳,有两个重要窗口,即卵圆窗(前庭窗)和圆窗,窗上均有膜。在鼓室里有3块听小骨。它们互相连成一串依次叫槌骨、砧骨和镫骨,都是由实物(槌子、铁砧和马镫)象形而得名。3块小骨互为关节,通过韧带连结在一起,组成听骨链并悬于鼓室之中。听骨链通过杠杆式样的关节活动将声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传至内耳。听小骨体积小、重量轻、3块加在一起总重不过50毫克,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头。3块听小骨中最后的镫骨连接在卵圆窗的一个极小的薄膜上。
咽鼓管又叫耳咽管,是一条连接鼓室和鼻咽的通道。其主要功能有通气和保护功能。它可以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咽鼓管闭合时,可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等进入鼓室。另外,管内的粘膜纤毛还可以从中耳腔清除积聚液体、碎屑、异物等。
卵圆窗是内耳的门户。内耳又叫迷路,由耳蜗、前庭及半规管组成。耳蜗主要起感声作用,它是由骨质外壳卷曲成蜗牛状环绕2.5周的3层平行管道结构,长约35毫米。3层管道内充满淋巴液,分别称前庭阶、鼓阶和蜗管,后者夹在前二者当中,由软组织分隔。前庭阶和鼓阶各通过开向鼓室的卵窗和圆窗上的股和鼓室分开。蜗管与鼓阶间的分隔称基底膜,上面排列着声音的感受器──螺旋器,其感受细胞为毛细胞。耳蜗靠近窗的一端称基部,另一端称蜗顶。半规管是由3个相互垂直的小环所组成,专司头部三维空间的平衡感觉。当半规管有毛病时,可能产生眩晕。
初三物理教案 物态变化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之五
中考物理电磁知识总结
物理信息的传递复习指导
如何备考中考物理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题解题口诀及注释
中考物理压强浮力知识总结
物理考试解题方法
中考效率最高的复习方法
专家解读中考生如何做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
2015中考物理材料世界知识点
2015中考物理命题指导分析
中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如何在短时间提高自己的成绩?
初中物理运用方法解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中考物理知识点 力和运动
2015年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2015中考物理备战三建议
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指导
能源与可持续性发展专题复习指导
2015物理考试策略
2015中考冲刺,帮你制定计划
初三物理教案 内燃机
2015中考物理命题指导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重点
中考物理热量、内能总复习提纲及练习
中考物理知识点 电路
2015专家提醒中考生如何面对考试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