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教科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在教学中提出内能实际是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采用类比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物理概念。但接下来内能和温度的之间的辨证关系,学生理解起来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为了帮助学生理顺温度和内能之间的辨证关系,采用层层设问的方法,使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这一知识结构,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子运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物体的温度有关)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速度怎样变化?(变快)
当分子的运动速度变快时,所有分子的动能如何变化?(变大)
分子的内能是由哪两部分组成?(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变大时,物体的内能就会怎样变化(增大)
反之呢(减少)
这是我只要稍加整理如下: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有分子的动能增加→
物体的内能增加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就减少。
温故而知新:冰熔化时有什么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冰熔化时吸收了热量意味着内能如何变化(内能增加)
温度不变→所有分之运动快慢不变→所有分子动能不变
增加的内能是通过增加分子的什么能而得到的?(分子势能)
解释冰吸热熔化,冰由固态变为液态,状态变化了,使分子之间的作用变化,
从而使分子的势能增加。因而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却可保持不变。增加的内能是由增加分子势能获得。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势能↑
结论二:当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内能与温度关系的教学始终离开学生熟知的概念,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从这一熟知概念出发,层层相扣,将其演绎成小学的数学方法。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和(内能)。通过使一个因素变大而不改变另一个因素,从而增大和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这一关系,学生容易记住结论且记得牢。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才能达到会学的目的。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课堂小实验
对光学测微计进行标度
阿基米德原理是怎么被发现的?
体会新课程,巧解竞赛题 ──一道典型竞赛题新方法的讨论
创新实验:测量纸片下落速度大小
旅行者一号已经飞到太阳系边缘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的格式实例
物理学家菲涅尔的科学研究
常温常压下测定水的沸点的实验研究
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
浅谈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如何自制热气球?
表示光现象的图片
奇妙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
微波炉与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如何训练航天员
用液体温度计演示蒸发吸热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宇宙研究重要平台
能看到“热传递”的演示实验
高中所有物理公式的推导过程
研究液体的体膨胀实验
对于惯性的理解
实验仪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原理详解
三则初中趣味物理小实验
行星形成原理
电波钟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的原因
冲天小火箭模型制作方法
高考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