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2015届中考物理问答题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5届中考物理问答题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 解答问答题如何做到简洁而准确 :
⑴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弄清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和要求得到的结论。
⑵要找准关系:明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物理关系,明确答题的方向,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
⑶找准原理与规律: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然后组识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答案中。
⑷找准关键词: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要尽量用物理的书面语言。必要时可以采用实验、物理、图表等方法,把自己的方案讲清楚。应注意,要根据物理知识解答问题,不要凭借想当然和应用生活上的语言来代替物理的语言。关键词一般是物理术语。
★例如: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被研究的物体及相关联的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②相关联的物体或被研究物体的某部分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③由于惯性,被研究的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问题:正在向前奔跑的人,当脚下被障碍物绊住时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答:因为①人原来奔跑时处于运动状 态②当人的脚被障碍物绊住时,受力由运动变为静止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倾倒。(注意:惯性不是力,不可用由于惯性作用,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等)
★另外:回答正误辨别题必须首先回答对或错(或谁对谁错),然后再说明理由。
★注意:一般问题分值有几分,答案的采分点即有几个,答案中的关键词就有几个。
★切记:不可画蛇添足,答案中不要出现科学性错误和错别字等。
★例如: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关键词:内侧,室内水蒸气(遇冷玻璃)凝华。
一、力学
1.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中(如图甲),塑料片为什么不下沉?向玻璃筒内缓慢倒水(如图乙),筒内水面多高时塑料片下沉?说明原因。
2.钢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是什么原因?
3.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这种气流偏导器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请解释其中道理。
4.如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轻轻套起来,用手握住下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平面用力吹气,上面的纸杯将会怎样?为什么?
5.近年来,中国铁路采用高性能动车组不断进行列车大提速。当列车高速经过时,如果人离铁道太近,很容易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
6.船在水中航行时,船体受到水的阻力较大,影响了航行速度。图8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请你判断水翼的形状应该是图中甲、乙的哪一个?并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当船在高速航行时,船体被抬高的原因。
7.如图,在AB管中由A向B处用力吹气,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一下原因。
8.如图所示,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
(1)当滚摆从上往下运动的过程中, 滚摆的动能、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2)从能的转化和守恒角度分析为什么滚摆在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会逐渐降低?
9.如图所示的网球掉到地上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试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网球从高处下落、触地变形、恢复形状反弹的三个连续过程中,机械能分别是怎么转化的?
(2)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网球为什么会越跳越低?
10.(1)列举出两种可再生能源。
(2)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如何变化?下滑过程中为什么臀部觉得发热?
二、热学
1.夏天游泳时,一上岸就感到凉快;当有风吹来时,更觉得冷。为什么?
2.连续用铁锤敲打铁钉,铁钉的温度会升高,为什么?
3.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每到夏日,在太阳照射下,市内气温便会升得很高,这种现象称为热岛效应。而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却明显减弱。请根据下表给出的一些物质的比热容,简要解释热岛效应的成因。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冰
2.1103 水泥
0.80103 砖
0.9103 混凝土
0.88103 花岗岩
0.84103
干泥土
0.84103 水银
0.14103 煤油
2.1103 砂石
0.92103 铁、钢
0.46103 铅
0.13103
4.如图9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见蘸了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请你用能量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5.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小林发觉硬梆梆的冰棒包装纸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就冒烟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解释这三个现象吗?
6.6月中旬的一天,小刚陪着姐姐到医院打针,小刚站在姐姐身旁吃冰棒边说真凉快,姐姐也说手上刚擦了些酒精,我也觉得凉快,你认为小刚和姐姐感觉凉快的原因是否相同。
7.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8.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请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物理现象,并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9.如图甲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后,会看到活塞向外嘣出,同时还会看到试管口有白气的产生。如乙图所示,用水壶煮水,在壶嘴处也会看到白气。请解释这两种白气产生的原因。
10.冷却食品时,质量相等的0oC的冰跟0oC的水相比谁的效果更好,为什么?质量相等的0oC的冰跟0oC的水相比谁的内能大,影响它们内能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1.夏天,人们在开启啤酒瓶盖的瞬间瓶口有一股白烟出现。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12.(1)如图所示的路灯是南沙海滨公园、蕉门公园等很多地方使用的一种利用新能源的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小风扇是小型风力发电机,它和太阳能电池共同向路灯供电.这种路灯的发电装置分别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2)走到海滨公园的喷水池旁边会感到凉快.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走到喷水池旁边会感到凉快?
13.人们在夏天经常通过吃冰棍解暑,在打开冰棍包装袋的时候还常常会发现有白气,请解释这其中的原因.有时还会用吸管喝饮料, 人是靠什么将饮料吸入口中的?
14.小黄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在家里做了模拟下雨的实验:
往水壶里灌一些水,水面不要超过壶内的出水口,并烧开。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团白气,可视为云。取冷的不锈钢锅铲靠在壶嘴上方附近,让云碰到冷的铲子,一会儿铲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大,等到挂 不住时就落下,这便是雨。如图所示。开始下雨明显,后来锅铲烫手时,就几乎看不到下雨了。
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白气、雨是如何形成的(含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2)为什么开始下雨明显,后来锅铲烫手时,就几乎看不到下雨了?
15.冬天,我们发现轿车内玻璃表面有一层水雾,解释这层水雾形成的原因?如何让这层水雾消失?
16.广东人爱喝老火靓汤,所以不少人家中都有炖盅,炖汤时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13,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2)喷出的水蒸气推动煲盖,煲盖不断跳动,这一过程发生什么能量转化?
三、电学
1.如图所示是一个限流装置的示意图。图中P是电磁铁,S是闸刀开关,Q是衔铁,可绕O轴转动,试表述当电流过大时,它是怎样自动切断电路的。
2.导线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为什么?
3.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接在电路中的电炉的电热丝热得发红,而与其串联在一起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4.白炽灯泡灯丝断了后在搭上,点燃时更亮,这是为什么?
四、其它
1.如图6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 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电风扇是一种常用家电,它在工作时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⑴电风扇在工作过程中,能量主要是怎样转化的?实现这种转化的部件是什么?
⑵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使用电风扇的时候,会感觉到凉爽.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3.小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有关小汽车的问题:
(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工作时什么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2)试从小汽车的外型判断小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和静止时,对地面压强哪一个大?为什么?
(3)一辆停在冰面上的空车,司机把车发动起来想把车开走,但车轮只是 空转,车却不能前进,正好当时有一群小孩在冰上玩,司机请这些小孩都上车,再次发动汽车,就将汽车开动了,请说出司机应用什么物理原理来解决这个难题的。
4.图17是一种防汛报警器原理简图,试说明这种水位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问答题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力学
1.答:由于塑料片受到水对它的向上压强作用,使它不会下沉。(2分)当向筒内倒入的水面和筒外的水面差不多一样高时(1分),塑料片受到的筒内水的向下压强和筒外水的向上压强相等(1分)。塑料片由于自重而下沉(1分)。
2.答:按下弹簧片时,橡皮管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 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橡皮管内。
3. 答:为了让跑车高 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1分)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弧形凸起(1分),所以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空气流速较慢(1分),根据流体的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故压强较大(1分);而流过下方的空气速度较快,压强较小。这样,气流偏导器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了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车轮能抓紧地面(1分)。
4. 答:上面的纸杯将向上跳起。(2分)因为杯口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1分)上面杯子里受到向下的气压小于杯底向上的气压,(1分)结果向上的托力将上面纸杯托起。(1分)
5. 答:这是因为列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而人背着列车的一侧空气流速较小,压强较大。因此人向着列车的一侧受到空气的压力较小,背着列车的一侧受到空气的压力较大,在这两个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人很容易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
6. 答:甲(1分)。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1分)。当船在水中高速航行时,水翼上表面凸起,它与船体间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水翼下表面的水流速度小,压强大(1 分),因此在水翼的 上下表面存在向上的压力(压强)差,所以船体被抬高了
8. 答:(1)重力势能减少(1分), 动能增大(1分),(2)由于存在阻力的作用 或 由于存在摩擦和空气阻力(1分),使机械能逐渐减少(2分)。
9. 答:(1)网球从高处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1分);触地变形的过 程,动能转化成弹性势能(1分);恢复形状反弹过程,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1分)。
(2)网球在弹跳过程中,机械能不断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而逐渐损耗,所以网球会越跳越低,最后停止跳动(2分)。
10. 答:(1)电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 (1分)。(2)重力势能减少(1分), 动能不变。(1分)下滑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1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分)
二、热学
1. 答:人从水中出来,由于皮肤上的水分蒸发,要从身体上吸热,使人立刻感到凉快。(3分)当有风吹来时,皮肤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加剧,更觉得冷。(2分)
2. 答:连续用铁锤敲打铁钉,锤子对铁钉的作用力对铁钉做功,(2分)使铁钉的内能增加,(2分)因而铁钉的温度升高。(1分)
3. 答:由表可知,砖、混凝土、钢铁等建筑材料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都小得多,在同样的太阳照射下,即吸收热量相同,由Q=cm△t知,质量相同的砖、混凝土、钢铁等和水,水升高的温度较小,即高楼大厦温度升高比海水要高,故内陆城市较沿海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4. 答: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外力对玻璃筒内的空气做功(2分),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2分),当空气温度达到乙醚的着火点时,使蘸了乙醚的棉花燃烧。(1分)
5. 答:从冰箱里刚拿出的冰棒,因为冰箱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包装纸上凝华为白色的小冰晶附着在包装纸上,所以像粘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因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聚集在一起就像冒烟当把冰棒放进茶杯里,茶杯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杯的外壁会因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茶杯外壁出汗的原因。
6. 答:不同。因 为冰棒熔化时需要从人体吸热,所以小刚感觉到凉快,而姐姐的皮肤擦上酒精后,酒精蒸发时需要从人体和周围环境中吸热,带走人体上一部分热量,所以姐姐也感觉凉快。
7. 答:前窗玻璃的雾气是由于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对着前窗玻璃吹暖风可使小水珠吸热加速蒸发成水蒸气,前窗玻璃就清晰了。
8. 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2分)夏季白天气温比较高,河水蒸发较快,有较多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清晨,河面上气温较低,(1分)部分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白雾),(1分)飘浮在河面上。
9. 答:甲:试管内的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1分),内能减少,温度降低(1分),液化成小液滴(1分);乙:水壶内的水蒸气遇冷(1分 ),液化成小液滴(1分)
10. 答:0oC的冰效果好(1分),0oC 的冰熔化成0oC的水必须要先吸热。(2分)水的内能大(1分),物质的状态不同。(1分)
11. 答: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出现白烟。
12. 答:(1)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2分)
(2)从喷水池里喷出来的水珠从液态汽化为气态的过程吸收了水珠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下降.(3分)
13. 答:吃冰棍解暑,是因冰棍在 熔化过程中吸收人体的热量;(2分)在打开冰棍包装袋的时候还常常会发现有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2分)用吸管喝饮料, 人是靠大气压将饮料吸入口中的.(1分)
14. 答:(1)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有一部分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成白气(高温的小水珠)(2分),另外的水蒸气和白气碰到低温的锅铲放热(1分),其中水蒸气液化为水滴(1分),白气变为水附在锅铲表面形成水滴下雨(1分)。
(2)锅铲吸收水蒸气和白气它们放出的热量温度升高(2分),水蒸气和白气与锅铲的温差变小,不利于水蒸气和白气放热(2分), 白气蒸发(汽化)为水蒸气散发掉。所以看不到下雨。(1分)
15. 答:这是因为在冬天密闭的汽车里温度较高,而外面的气温低(1分),使汽车里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热(1分)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上(1分),因此汽车的挡风内玻璃会有一层水雾。
方法一:我们可以通过打开窗户,使汽车内外温度一样(1分),加快空气流动使内玻璃的雾状小水珠汽化(蒸发)(1分),水雾从而消失。
方法二:打开空调冷气档,使汽车内的温度低于车外的温度(1分),附在玻璃上的小水珠吸收外界的热汽化(蒸发)(1分),水雾从而消失。此时车内的水蒸气温度较低也无法在温度较高的玻璃上放热液化形成新的水雾。
方法三:打开空调热风档吹拂挡风玻璃(1分),小水珠吸收热量汽化(蒸发)(1分),水雾从而消失。车内的水蒸气也无法在热的玻璃上放热液化形成新的水雾。
16. 答:(1)白气是由于煲内的水汽化(1分)后变成的高温水蒸气(1分)遇冷液化(1分)形成了小水珠,从而形成白气。 (2)喷出的水蒸气推动煲盖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1分)转化为煲盖的动能(或机械能)(1分)。
三、电学
1. 答:电流过大时,电磁铁P磁性很强,电磁铁吸引衔铁Q,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开关S断开(或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 答:根据焦耳 定律:Q=I2Rt,电炉丝与导线串联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由于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电阻大多,所以电炉子的电炉丝热的发红,而与其串联在一起的导线确不怎么热。
4. 答:断了的灯丝再搭上,灯丝长度变短了,灯丝电阻减小.根据 ,当电路电压不变时,由于R减小,则功率P增大.所以点燃时会比原来更亮.
四、其它
1. 答: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暗。因为路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有部分会进入乙的眼睛;而月亮在乙的身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进不到乙的眼睛 ,所以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暗。
2. 答: ⑴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分)。实现这种转化的部件是电动机(1分)。
⑵电风扇工作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1分),因而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1分),蒸发需要吸收热量(1分),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3. 答:(1)做功冲程。
(2)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大,汽车行驶时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受到向上的压力差。
(3)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 答:当水面超过警戒水位时,浮子将上升使点开关接通(2分),电流通过线圈使铁芯磁化而吸住衔铁,使右边工作电路接通(2分),报警红灯亮,报警电铃响而报警。(1分)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指导:气体的性质知识点归纳
2016年高考复习物理要注意联系课本知识
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有效记忆知识点的三大方法
2016高考有效记忆物理知识的三大方法
高考物理复习要跳出题海,注意实验
2016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解题常用的两种方法
盘点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平衡问题三种矢量解法
高分生分享2016学习物理的五点心得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计算题轻松拿高分的方法
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物理不能忽视新增知识点
高三生进行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的方法
高考物理公式的学习需要考生正反理解,熟练掌握
解析高考物理困难生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2016年高考复习物理不能忽视新增知识点
盘点2016年解答高考物理题九大要点
2016年高考物理提分的三个重要环节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高考一轮物理复习需注意五个问题
专家指导2016年高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盘点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Ⅱ卷复习指导
盘点2016高考物理复习七大问题解答
高考一轮物理复习需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2016学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常遇问题
考生高考第一轮物理复习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专家支招考生有效复习高考物理的方法
备战2016年高考物理北京卷复习指导
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大题冲关必备策略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盘点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需注意的5个问题
备战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八点建议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