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用激光方法最多也只能将原子冷却到大约一百万分之一开,还远远不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所要求的温度。为此,第二步是用蒸发冷却的方法继续冷却原子。
为理解这种方法,让我们首先观察一杯热水是如何变冷的。盛放在一个茶杯中的热水是由许多水分子组成的,这些水分子的能量有大有小。因为能量大的水分子运动得快,所以它们很快就从杯子上边跑出去,变成水汽飞到空气中了。这样,随着能量大的水分子逐渐跑掉,水的温度就慢慢变冷了。假如我们也有一个盛放原子的杯子将原子囚禁在里面,那么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杯中的原子就会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了。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而言,我们所用的杯子是用磁场做的。原子被放到这个“磁杯”中进行蒸发冷却,称为磁囚禁阱。
我们知道,原子本身是有磁性的,就像一个小磁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很强的磁场,像一口井一样将原子囚禁在里面,使它与外界隔离。这样,能量高的原子就会逐渐从井沿逃逸掉,原子就慢慢冷却了。当然,这个过程是很慢的,如果我们将井的高度降低,冷却的速度就会加快。
实际上,在进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时,人们正是通过逐渐降低井的高度来加快冷却速度的。当然,这个速度必须很好的加以控制。因为速度太快,最终达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原子就会太少。通过仔细控制速度,人们就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使大多数原子达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了。
通过上述巧妙的主法,物理学家终于实现了几十年的梦想。1995年,康奈尔和维曼首先在0.000 00002k的温度下使大约2000个铷原子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随后,克特勒利用钠原子做了相同的实验。他设计的实验可以使更多的原子达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因此可以对这种奇异的状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他还利用两个“超原子”得到了非常清楚的干涉条纹,就如同两束激光相遇产生的干涉条纹一样。
他们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高潮。现在世界大约有30多个实验室已成功地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锂和钾的凝聚态在最近获得。除了碱金属以外,法国科学家还在不久前首次制造出氦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实验技术方面的进展也非常迅速。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很小的芯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原子达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一成果将使更多的实验室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
物理期中考必备知识点:初二物理上册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之运动的描述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知识之声音是什么
15年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重点复习要点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资料: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之平面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复习要点梳理
必备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知识点: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第二章要点之瞬时速率/速率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物体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要点整理
15年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第三章复习知识点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第二章复习知识要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之奇妙的物理现象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要点归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光的反射知识点:初二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精选)
15-16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物理要点:密度与温度
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光现象
15-16年初二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鲁教版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透镜复习要点:2015年
教科版初二物理第二单元复习要点详解:时间和位移
2015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重点知识点:鲁教版
15-16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体验科学探究
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之光的折射
15-16学年初二上册物理第四节知识点复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必备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