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每位家长和孩子人生的转折,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战高考,查字典物理网为你整理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答案的相关内容。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其中第4、5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地面没有摩擦,人们将行走如飞
B.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C.在一个接触面上有弹力就一定会有摩擦力
D.放在桌面上的课本对桌面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 (题1):
2. 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线如图1所示.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出发时B在A前3 m处
C.3 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题2):
3.如图2所示,某一弹簧秤外壳的质量为m,弹簧及与弹簧相连的挂钩质量忽略不计.将其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两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在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和与外壳相连的提环上,关于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1 B.只有F1
C.不论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1 D.不论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2
4.如图所示,将力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之间的夹角,且为锐角,则().
A.当F1Fsin 时,一定有两解 B.当F1=Fsin 时,有唯一解
C.当F1
5.如图所示,一根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用小铁夹将一个玩具娃娃固定在细线上,使a段细线恰好水平,b段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现将小铁夹的位置稍稍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待玩具平衡后,关于a、b两段细线中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前,a段细线中的拉力等于玩具所受的重力
B.移动前,a段细线中的拉力小于玩具所受的重力
C.移动后,b段细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不变
D.移动后,b段细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变小
二、实验题(本题12分)
6.在研究某小车运动状态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为依次打下的相邻的计数点,且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1)由纸带可以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纸带可以计算C点的瞬时速度,vC=________ m/s.
(3)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出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 m/s2.
7.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B. 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 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图象
D. 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8.(8分)如图(a)所示,一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A点,另一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B点,B点在A点正下方,A、B距离为b,两绳另一端在C点相连并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绳AC长度为2b,绳BC长度为b.两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求:(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如图(b)所示,车的加速度是多大?
(2)为不拉断轻绳,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
9.(1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平面的平滑连接.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 m,B点距C点的距离L=2.0 m.(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g=10 m/s2),求:
(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滑块从A点释放后,经过时间t=1.0 s时速度的大小.
选修3-3
四、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其中第13、14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0.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11.上图中气缸内盛有定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壁是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气缸壁的接触 是光滑的,但不漏气。现将活塞杆与外界连接使缓慢地向右移动,这样气体将等温膨胀并通过 杆对外做功。若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但并未全用来对外做功,所以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但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A、B、C三种说法都不对
12.在以下事例中,不能用液体表面张力来解释的是:
A.草叶上的露珠呈圆球形;B.油滴在水面上会形成一层油膜;
C.用湿布不易擦去玻璃窗上的灰尘; D.油瓶外总是附有一层薄薄的油。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能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热传导是有方向性的 D.能量耗散说明能量是不守恒的
14.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x的变化关系如图中的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
B.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
C.乙分子在P点(x=x2)时,动能最大
D.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
五、实验题(本题12分)
15.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cm,求:
① 油酸薄膜的面积是 cm2.
② 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结果保留两位
有效数字)
③ 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_____________.
④ 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测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体积为 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 ,这种油的密度为 ,摩尔质量为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 .
16.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后,体积由V1增大为V2。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选增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___。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已知状态A的温度为480 K.求:
(1)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
(2)试分析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整个过程中,气体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
18.(10分)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 ,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经过太阳曝晒,气体温度由 升至 。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 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 。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
高二下期期末考试模拟题(三)
参考答案
必修一
1.B 2.B 3.C 4.BCD 5.AD
6.解析 由纸带分析可得小车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相邻位移之差恒定,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C=BC+CD2T=4.4 m/s.a=CD-BCT2=12 m/s2.
8.解析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因为AB=BC=b,AC=2b,故绳BC方向与AB垂直,cos =22,=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Asin =ma,且TAcos =mg,可得a=g. (2)小车向左加速度增大,AC、BC绳方向不变,所以AC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最大时,小车向左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Bm+TAsin =mam因为TBm=2mg,所以最大加速度为am=3g.
答案 (1)g (2)3g
9.解析 (1)滑块先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故滑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大为vm,设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有mgsin 30=ma1,v2m=2a1hsin 30,解得:vm=4 m/s
(2)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mg=ma2 v2m=2a2L,解得:=0.4
(3)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1,vm=a1t1
得t1=0.8 s
由于tt1,滑块已经经过B点,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t1=0.2 s
设t=1.0 s时速度大小为v=vm-a2(t-t1)
解得:v=3.2 m/s
答案 (1)4 m/s (2)0.4 (3)3.2 m/s
16.⑵增大;Q-p0(V2- V1)
17.(1)160 K (2)既不能吸收也不放出
【解析】(1)AC两状态体积相等,则有 ①
得TC= TA= K=160 K.②
(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③
得TB= TA= K=480 K④
由此可知AB两状态温度相同,故AB两状态内能相等.
18.(1)
(2)吸热。因为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二剩余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所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剩余气体要吸热。
【解析】(1)设升温后气体的压强为 ,由查理定律得
①
②
(2)抽气过程可等效为等温膨胀过程,设膨胀后气体的总体积为 ,由玻意耳定律得
③
联立②③式得
④
设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为 ,由题意得
⑤
联立④⑤式得
⑥
吸热。因为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二剩余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所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剩余气体要吸热。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答案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人教版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训练下学期
14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匀变速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力
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4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伽利略
2015年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同步练习题
20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牛顿第二定律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运动的描述
2015年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同步练习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测量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第三章
2015高一物理第一章认识运动同步练习题
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玉溪一中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高二中
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达标
高一2014年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力
高一物理研究摩擦力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用牛顿运动定律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牛顿第三定律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合成
2014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摩擦力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鹤岗一中
2014年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第二章
2015年高一物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练习
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下学期高一物理
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牛顿运动定律
14年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优化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