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高一初始阶段,我注重了初中、高中知识的衔接。现将我的实际工作反思如下。
一、教材及学法分析
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易读懂。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由初中升到高中首先不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老师已经把他们当成高中生对待,然而学生总是表现出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特征,比如时常犯“小性”,为了很不值得的事情和同学、老师冲突,无法正确理解教师的用意等等。
环境的不适应,升入高中学生大多数所处的学习环境改变很大,学生间由于不熟悉,再到我校的合作学习,这些无疑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和氛围,尽快适应学校的课程改革的形式,尽快使学习走向正轨。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
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l+l=2,1-1=0,-2<1,“天经地义”,现在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接受。
其次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
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三、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1.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和老师正在逐步走向合作学习的正轨。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3《“解剖”原子源》WORD教案4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WORD教案1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1.1《希望你喜爱物理》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5《宇宙深处》WORD教案1
粤沪版物理八下9.2《探究浮力的大小》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教案2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3《“解剖”原子源》WORD教案1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3.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word教案
粤沪版物理八下《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word说课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6《滑轮和滑轮组》WORD教案2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3《“解剖”原子源》WORD教案3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4.1《从全球变暖谈起》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WORD教案3
粤沪版八上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WORD教案2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第一章第三节《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word导学案
粤沪版八上第二章《声音与环境》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教案1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WORD教案1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WORD教案2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4.5《水循环与水资源》word教案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word复习导学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4《飞出地球》WORD教案1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5.5《点击新材料》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教案4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1《认识分子》WORD教案1.doc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word教案
粤沪版八上《让声音为人类服务》word教案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5.2《探究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1.1《希望你喜爱物理》word导学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