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
(1)容器:取一只玻璃罐头瓶,锯一块可以放入瓶内的小木板,在小木板上钻两个小孔。取两根废电池内的碳棒,在有铜帽的一端焊接两根导线,把另一端穿过木板小孔,如图16.8-4所示。
在板的下面两边各钉一块小板条,把底板连同碳棒放入罐头瓶内。
(2)在两根碳棒上各套上一个试管,将焊在碳棒底部的导线引出瓶外,电路如图16.8-5所示。
【使用方法】
在瓶内倒入硫酸铜(或氢氧化钠)溶液,试管内亦装满同样的溶液。很快地倒插入瓶内的溶液中,套在碳棒上。闭合开关,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带正电荷,跟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带负电荷,于是带负电荷的硫酸铜离子各正极移动,带正电荷的铜离子向负极移动,正负离子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发生化学反应。可见跟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陆续产生气泡上升到试管顶端,并逐出试管中的溶液,析出氧气,跟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析出铜。
编者提示:本自制教具可辅以“简单的电现象”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1章第7节《涡流》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4章第3、4、5节《宏观过程的方向性》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2章第4节《气体实验定律的图像表示及微观解释》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5章第1、2节《能源利用与环境问题》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3章第1、2节《晶体和非晶体》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1)第3章第五节《洛伦兹力的应用》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2章第5节《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3章《固体和液体》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2章第2节《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1章第3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2章第3节《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4章第1、2节《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4)1.2《单摆》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2章第1节《交变电流》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1章第5节《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4)1.2《单摆》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1章第7节《涡流》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1)第3章第一节《磁现象 磁场》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2章第5节《理想气体》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3章第3、4节《液体的表面张力》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2章《气体》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2章第6节《变压器》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2章第4节《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4)1.1《简谐运动》ppt课件2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1章第2节《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2章第3节《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2章第1、2节《初识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3章第5节《饱和汽与未饱和汽》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2)第1章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3)第1章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