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小编准备了高中一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Ⅰ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2题为多选)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华山中学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2:05~12:45是时刻
B.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是时间
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
D.1min内有60个时刻
4、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①、 速度 ②、 加速度 ③、 路程 ④、 位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
B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
C . 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
D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6.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3:4 B.3:1 C.1:1 D.4:3
7.一个质点运动的v-t图线如图1所示,则相对应的s-t图线如图2中正确的是( )
8、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8 m/s2 B.1.4 m/s2 C.2.0 m/s2 D.2.6 m/s2
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g值大
B、同一地点、轻和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随纬度越高,g值越大
10.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t + 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
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该质点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11.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C.物体A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D.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12.警车A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恰好经过A车,A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0~4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的加速度为2.5 m/s2 B.3 s末A车速度为7 m/s
C. 在2 s末A车追上B车 D.在4 s末A车追上B车
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每题6分,共12分)
13.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 ____(填低压交流电或低压直流电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填220 V或6 V) .当电源频率是50赫兹时,它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
14.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其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纸带中标出的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3)若认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则打计数点1、3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_m/s,v3=________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2分)据此可求出小车从1到3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 =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40分)
15. (8分)汽车以16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过3秒钟速度变为10m/s,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10秒内的位移;
16、(10分)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
(1) 这5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2)后2 s内的平均速度。
17.(10分)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3)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内的位移、最后l s内的位移?
18.(12分)如图所示,一物体由底端D点以4m/s的速度沿固定的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途径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2倍;由B点再经过0.5s物体滑到斜面最高点C时恰好速度为零.设sAB=0.75m,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斜面的长度;
(3)物体由底端D点滑到B点时所需的时间。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一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201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中考物理命题技术探索之探究题
中考物理选择题类型及分析
九年级主要实验量具或仪器使用规则
表格类信息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材料科学知识在中考试题中的体现
2011年安徽市中考物理试题简评
201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三大考点
电学中的图像问题
2012年动态电路中考题解析及点评
2012年中考物理“光现象”考点解析
物态变化探究题剖析
综合开放型实验题的解答策略
“联姻”试题闪亮登场
2011年中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分析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中的时事问题
科技引领中考
2011年全国中考试题比较与中考复习策略及应用指导
中考题中的科技新产品应用举例
2011年湖北宜昌物理中考实验探究题解析
关注社会热点 预测中考热点
2012年中考试题中的物理方法题
有关电能表转数问题的新解法
物理中有关作图题的分析
2012年北京中考试题评析
基于中考的科学探究教学与复习策略指导
201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最有创意的中考试题点评
抓考点,重点突击声特性
2011年中考物理新题赏析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