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单元检测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1-10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1、12题为多选题,全对得3分,对但未选全得1分,错选得零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下列长度接近1dm的是( )
A.指甲的长度 B. 圆珠笔芯的长度 C.手掌的宽度 D. 课桌的高度
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
A.刻度尺不能歪钭 B. 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
C.视线跟尺面垂直 D. 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
3.科学家思考问题一般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B.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C.分析与论证、评估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4.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
A.分度值越小越好 B. 分度值越大越好
C.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D. 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
5.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提高准确程度 B. 避免产生误差
C.避免产生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
6.体育课上,为了测量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
A.三角板 B. 1.5m的皮尺 C.200㎝的钢卷尺 D. 15m的皮尺
7.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8.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
A. 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 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 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 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
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
C.瓦匠用瓦刀敲打砖 D. 自行车上敲击车铃
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 )
A.(1)(3)(4) B.(1)(2)(5)
C.(1)(4)(5) D.(1)(4)(5)(6)
11.假设跟你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到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不伤害隔邻的友好,在善意的提醒下,还没有改正而在自己一方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对减小其干扰有效的是( )
A.将门、窗等关得紧紧的 B. 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门、窗打开,让声音快进快出 D. 将棉毯挂在窗上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生用叩诊的方法,是利用人体内脏所含有物质在变化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的
B.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发出声音不同之处是响度
C.歌曲的声音,永远都不会为噪声
D.超声波可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粉碎肾结石,探测潜艇和鱼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3.17至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 、 的发展,促进了蒸气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 问题,人类社会进入了 .19世纪由于 、 等科学家在 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物理学在更深的 和更广阔的 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开始步入一个 、_______ 的高科技新时代.
14.纵观历史,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 的发展,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真可谓 .
15.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是 .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的声源分别是 、 、 。
17.手触摸到正在发声的喇叭上,会感到它在 。
18.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1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 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
约 m
20.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
2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s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m 。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22.有一段40cm长的细铜丝,你能想办法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吗?写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
23.小亮同学用橡皮条自制了一把皮尺,小星说使用这样的皮尺测物体长度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你认为小星说得对吗?为什么?
24.请你猜想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25.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你追我赶,精彩纷呈。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朝对面看去,总觉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
(1) 小穆不明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 你可以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哪些测量?请设计。
四、实验与探究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26.探究:发声的桌面也在振动?
提出问题:
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但肉眼却看不见桌子在振动。桌子是否在振动呢?有什么方法证明桌子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呢?
实验设计:
(1) 如图2-1所示,在桌子上固定一小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或手电筒光、玩具激光发出的激光)照射在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上出现一个小光斑。
(2) 轻轻地敲击桌面,观察墙面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 用力敲击桌面,观察小光斑位置的变化。
收集证据:
桌面发声时,你发现墙壁上小光斑 ,这说明 。
交流合作: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说说你的办法
物理第3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以下几种光现象的产生,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小孔成像 B、影子 C、海市蜃楼 D、日食
2.如图所示的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物体AB的像是( )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实像;
C.等大正立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虚像。
3.一人通过平静的湖,看到水中有一片云彩,这云彩是 ( )
A、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4.下列光学器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
5.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黑板上的反光是镜面反射的缘故;
C、在漫反射中,每 一条光线不一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在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
6. 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
A、一定相交于一点 B、一定会聚于焦点
C、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 D、一定发散
7.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这其实是( )
A、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B、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低;
C、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D、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低。
8. 放幻灯时,想在银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插法应选用下图中的哪一种(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平行光线射到电影银幕上发生了______反射,此时每一条光线在反射时 (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物体在平面镜里成______像,像和物体大小______。当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将 (填不变、变小、变大)
3.当光线垂直水面射入水中,则入射角等于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
4. 一束光线与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成50角入射时,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成110角,则入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
5.如图所示为光线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情况,其中2。那么,入射光线是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法线是______、入射角是______、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厘米处,将成 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就是这一成像性质的应用。若要使该凸透镜作放大镜用,物体应该距凸透镜 厘米。
四、作图题(每图2分,共12分)
1.在右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找出S在平面镜里的像S'。
3.在甲、乙两图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在丙图中填上合适的透镜。
4.在下图中画出了像的位置.请你填上物体AB 所在位置及倒正虚实大小关系。
第2套:
一、填空:(302分=60分)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
3、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折射
角是( ),( )是玻璃。
4、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 )像的 ( ),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 )射到
( )中发生了( )现象的缘故。渔夫看到鱼时, 鱼也看到渔夫, 这是因为在光的( )现象中光路是( )。
5、透镜有两类,中间( )边缘( )的,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又叫( )透镜;中间( )
边缘( )的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又叫( )透镜。
6、通过两个球面( )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 ),
7、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
( ),凸透镜有( )个焦点。
二、选择:(102分=20分)
1、人看到的水中的物体是物体的虚像,它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些,这是因为:-------------( )
A、从物体上射向水面的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小入射角;
B、从物体上射向水面的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物体上方;
C、从物体上射向水面的光线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从眼睛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 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3、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人站在岸边,看到水中倒映的白云; B、站在岸边, 看到了水中的鱼; C、筷子放在水中弯折了; D、人们通过放大镜,看到了放大的虚像。
4、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大; C、像距变小,像变小; D、像距变大,像变小。
5、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 )
A、透镜的焦点以内; B、透镜的2 倍焦距处; C、透镜的焦点与2 倍焦距之间; D、透镜的2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6、关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B、放大的像一定是实像;
C、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 D、缩小的像一定是虚像。
7、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我们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是:( )
A、光点; B、焦点; C、二倍焦距点; D、根本没有。
8、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不到12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的可能值是:-( )
A、8厘米; B、4厘米 C、6厘米; D、15厘米。
9、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O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中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 光斑将:--------( )
A、向右移动后静止; B、向左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D、仍在原位置。
10、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成像性质,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照像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像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照像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三、实验:(10分)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仪器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摆放( )、( )、( ),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 )、( )和烛焰的中心( )
2、若凸透镜焦距为5厘米,当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时,凸透镜到烛焰的距离为( )。要得到放大的实像,应调整烛焰到凸透镜距离为( ),并使光屏在( )位置。
3、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像将( )。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23
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物理下册模拟试题2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29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27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6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9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23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6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8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50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9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4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26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21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7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45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7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8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33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4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4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9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20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5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48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44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28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52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8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检测题3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