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走进分子世界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分子世界检测试题
第一节 走进分子世界
励志名言
Life is just a series of trying to make up your mind
T.Fuller
生活只是由一系列下决心的所构成。
富勒
目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中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对物质分子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3)知道物质分子是不断在运动的;
(4)知道物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与方法
追逐着前人的猜想与发展历程,感悟物质的微观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知道物质的组成。难点是了解纳米材料及技术。难点是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微观模型。
星级提速★
1.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 的,但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 。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 。
2.物质是由大量的 组成,且它们的体积很小,一般直径的数量级为 m。
3.大量的实验证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处在中,分子间存在 力和 力。
4.气体中,分子离的 ,分子间的距离为液体分子间的距离的 倍以上,每个分子能 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 ,也没有固定的 。
5.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解决的方法是 ( )
A.凭自己的想像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
B.把物质不断地分割,直到肉眼看不见为止
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D.利用物理公式 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
6.将200mL的水和200mL的酒精倒在一起,混合后的总体积为 ( )
A.大于400mL B.等于400mL C.小于400mL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任何物体都能分割成极小微粒,这是物质的可分性,如果将一块糖进行若干次对分,但要保持其独特的甜 味,能够分成的最小微粒是 ( )
A.原子 B.分子 C.小糖块 D.多个分子组成的颗粒
8.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主要原因是 ( )
A.分子间没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没有引力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
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味
B.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
C.太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D.衣箱内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的味道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天,我们看到的空气中及小的水珠就是分子
C.用挫挫铁块时,被挫下的铁粉就是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眼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1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组成物体的最小颗粒
B.分子是物体中不能再分割的最小颗粒
C.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D.分子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内部结构而想像出的模型,实际 是不存在的
11.1cm3的空气大约有2.71019个分子,一个空气分子的质量有多大?
12.为什么炒菜时放一点盐,菜很快就变咸了,但腌菜时,放了盐,要过好几天才能变咸? 8.1g水中含有3.351022个分子,如果将这些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一列长队,这列长队可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已知地球赤道半径约6400km,水分子直径约为410-10m)
星级提速★★
13.将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的位置,然后注入酒精充满,用手指堵住管口,再将玻璃管反复倒置,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 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这一现象说明了 。
14.用力拉铁丝,铁丝 (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长。利用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如图所示,看看能否将水压缩。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上述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物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或斥力)
15.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每22.4升气体中都有6.021023个分子,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 个分子。人一次大约呼吸400 cm3空气,那么一次呼吸了 个空气分子。若这些分子的平均直径为310 -8cm,那么人一次呼吸的空气分子一个个紧挨着排列起来,约可以绕地球 圈 (地球半径为6400km)。
16.通过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 ( )
A.微小的细胞 B.分子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7.如图所示,将两块表面干净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结合在一起,并能在下面吊起一个较重的物体,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的 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物体的分子间有斥力作用
D.物体的分子间有间隙
18.下列事例中能够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将泥沙放入水中,水变的浑浊
B.打开香水瓶盖子后,满屋都能闻到香味
C.公路上汽车开过时一片尘土飞扬
D.下雪天雪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流动形成风,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C.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扫地时,我们看到尘土飞扬,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下面四个用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例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了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预防感冒,常在屋子里加热醋,不久整个屋子都会嗅到醋味
B.把一匙盐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是都变咸了
C.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如果是在没有洒水的情况下用扫帚扫地,就会在射进的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D.在室外的一盆水,慢慢地会蒸发完
21.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1)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仔细观察所 发生的现象。气体分子能运动吗?
(2)在装有50cm3水的试管中滴1滴红墨水,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如图所示。液体分子能运动吗?
22. 如图所示,一只杯子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来越小。如果不断的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说说你的看法。
23.把一块表面 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如图所示)。再慢慢地提起弹簧秤,注意观察弹簧秤的示数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仔细观察提起后 玻璃板的下表面,再回答这个问题。
星级提速★★★
24.(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会看到: 。
(2)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 。
(3)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如图所示,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
以下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式。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请选择一种模型,并尝试解释。
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 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之间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我选择 。
25.油膜法是一种粗略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油滴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均匀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将此分子看成球形,如图所示 ,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可以认为等于油分子的直径。如何用这种方法测定分子直径?用测量值写出分子直径的代数式。
26.纳米技术以它惊人的速度进入了人类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大热点,它和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并称为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纳米技术以其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分子原子世界。纳米是一个极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10-7m)和十亿分之一米(10-9m)内,即1~100nm的世界里,原子、分子运动和变化的方向,同时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分子、原子进行操作加工,称为纳米技术。其实质就是用单个分子、原子直接制造物质的技术,它使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直接延伸到了分子、原子。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半导体材料硅原子的直径约是10-8cm。
试问:1nm的长 度上可排几个硅原子?
【趣味物理】
巨大的应用价值
早在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得范曼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有一天可以按照人的意志安排一个个原子的话,将会产生怎样的奇迹?终于,在1989年,美国IBM公司的科学家实现了用单个原子 排列写出IBM的商标,日本科学家用单个原子排列了汉字原子的字型。到了这时候,科学家们的热情也由最初的探索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和其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转向了如何利用它的奇特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设计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组装体系和纳米结构材料,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让我 们看看在轻工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吧。
把金属的纳米颗粒放入常规的陶瓷中,可大大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质;纳米Si2O3,和SiO2粒子放入橡胶中可提高橡胶的介电性和耐磨性;放入金属或合金中可以使晶粒细化,大大改善力学性质,既不影响透明度又提高了高温冲 击韧性;美国成功的把纳米粒子用于磁制冷上;纳米氧化铝的悬浮液被用于高级光学玻璃、石英晶体及各种宝石的抛光,纳米微粒加入油墨中可改善油墨的流动性,美国已出现了纳米微粒生产颜料的专利。
目前,由于需要树脂加碳黑来进行静电屏蔽,一般彩电等家用电器只能是黑色, 为是黑色家电。日本松下公司已研制成功具有良好静电屏蔽作用的纳米涂料,可以通过控制钠米微粒的种类来控制涂料的颜色。
金属纳米微粒为解决化纤制品静电屏蔽,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日本和德国已开发出了相应的产品。在化纤制品和纺织品中添加纳米微粒还有除味杀菌作用,把银纳米微粒加入袜子中去,可以清除脚臭味;医用纱布中放入纳米Ag粒子有消毒杀菌作用。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导学案
多用电表原理导学案
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导学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教案2
电场强度导学案1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导学案1
磁场教案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
感应电流的方向导学案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导学案2
内能教案1
磁现象和磁场学案
功和内能教案
比热容课时练习2
电场强度导学案2
比热容课时练习3
磁感应强度学案
磁感应强度导学案
分子的热运动教案
几种常见的磁场导学案
磁场教案3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导学案2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
电源和电流导学案
磁场教案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学案
变阻器课时练习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