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
取一只透明的塑料高橙瓶,在侧面不同深度处和底部装上注入适量水银的玻璃弯管,瓶口塞上带有弯管的胶塞,设法封严,如图5.4-3所示。
【使用方法】
打开塑料瓶的上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装水到瓶口,可见各弯管水银面出现高度差,越往下的弯管高度差越大。盖好带有弯管的上盖胶塞,在顶部弯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管中水面刚好和弯管弯曲部分的顶端相平。记好各水银面的高度差。然后继续向顶部弯管注入少量水,可以看到其他弯管各水银面高度差均有增加,且增加的高度相等。将此增加高度与顶部弯管液面高出弯曲部分顶端的距离予以比较,可以知道对顶部弯管增加的压强等于其他弯管水银柱增加的高度所产生的压强,从而证明液体将压强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注意事项】
(1)为了便于观察对比和计算,可在各弯管后面加上标尺作为背景。
(2)弯管中用水银指示压强差较好,通过简单计算(13.6厘米水柱产生的压强。1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可以很容易找出实验中传递的压强大小;若用色水代替水银,则各弯管的上口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
(3)防止水银溅落污染环境。
编者提示:本自制教具可辅以“压强”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切实做好观念转变
探究式学习≠动手做实验
小制作 大课堂
科学探究也宜“顺其自然”
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浅谈新课标实施中初中物理教师的定位
浅谈多元化评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自主探究”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物理新课程实施中实验演示技能的指导与专业训练策略
新课标下学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
课堂效率,教学的灵魂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物理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的尝试
科学探究的组织实施研究(附图)
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探析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如何让物理尝试目标教学法走进学生课堂
把选择探究实验内容的权利交给学生
浅谈“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实践的体会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
利用探究平台发展交流能力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