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衍射现象,使学生对光的波动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2)了解光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及衍射图样与波长、缝宽的定性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表述物理现象,概括规律特征的能力,学生亲自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
(1)通过对泊松亮斑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都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实验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通过众多的光的衍射实验事实和衍射图片来认识光的波动性.
(2)光的衍射现象与干涉现象根本上讲都是光波的相干叠加.
(3)正确认识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教育学生重视实验,重视实践.
三、教学过程
1、常见的衍射现象有那些?小孔衍射、小屏衍射、单缝衍射、边缘衍射。
例1、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日光灯管或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 ( )
A.黑白相间的直条纹 B.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
C.彩色的直条纹 D.彩色的弧形条纹
例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2、为什么平时很难见到光的衍射现象?(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因为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为:逢、孔、障碍物的尺度与波长接近时。由于光的波长很短,所以生活中很难看到光的衍射现象。
例1、如图4-2所示,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
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案.其中图A是光的_____
(填平行或衍射)图象,由此可判断出图A
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____(填大于或小于)
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3、什么是泊松亮斑?谁提出了泊松亮斑?提出的目的是什么?谁证实了泊松亮斑 的存在?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着名物理家泊松根据菲涅耳的波动理论推算出:把一各不透光的小圆盘放在光束中,在小圆盘后方的光屏上,圆盘阴影中央出现一个亮斑。后人称此亮斑为泊松亮斑。泊松指望这一预言能推翻光的波动学说,因此他要求菲涅耳做实验。菲涅耳接受挑战,他完成了实验,证实了这一亮斑的存在。
4、你能解释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为什么会受到限制吗?(1)人眼最小分辨距离约为0.2mm(2)由于人视网膜宽度有限,为增加放大率就应物镜及目镜的孔径。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可见光将发生衍射,在这种情况下再增大放大率已不能提高清晰度。所示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受到限制。只能达到上千倍。(3)为避免上述现象就必须降低光的波长,人眼就无法识别且有害。必须进行光电转换。这就是光电显微镜。
5、你能解释交通灯为什么用红、黄两色作为安全信号吗?为避免云雾小水滴阻挡光的传播(红光波长长易发生衍射)
例1、有些动物在夜间几乎什么都看不到,而猫头鹰在夜间有很好的视力.,(1)其原因是( )
A.不需要光线,也能看到目标
B.自身眼睛发光,照亮搜索目标
C.可对红外线产生视觉
D.可对紫外线产生视觉
用热水瓶做两个声实验
“永动”的时钟
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小孔成像演示器
2017中考物理考点之机械效率和功
《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指导
高压线上的鸟儿为什么电不死?
固体和液体对压强的传递方向
2017中考物理考点之压力与压强
不沉的铜圆
什么东西最细最薄
液体做的望远镜
2017中考物理考点之内能和热量
模拟帕斯卡木桶实验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刻度尺的质量
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之“压强与压力”学习指导
2017中考物理考点之家庭电路
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一侧的杠杆
2017中考物理考点之电路
2017中考物理考点之浮力
2017中考物理考点之电磁现象综合
用小车演示二力平衡的条件
《压强和浮力》探究题剖析
潜水艇(模拟)
肥皂泡
《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
我国古代对浮力的认识及应用
视觉暂留方法
失重的人失重的人
重力“消失”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